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魔方备课十八课时~(精选5篇)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2/164387.html

第一篇:魔方备课十八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出示魔方,激发学生兴趣。2.“你们以前玩过魔方吗”? 3.你对魔方了解多少?魔方究竟有哪些魔力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魔方的世界,去感受魔方的神奇。

二、玩魔方

学生自主玩魔方,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玩魔方的情况

三、观察魔方

观察魔方说一说魔方是什么样子的。

四、教师演示

教师分别演示转出魔方的一个面和转出魔方的六个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制定活动方案

对于魔方你想做哪些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方案

六、交流活动方案

七、修订活动方案

八、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有关魔方的小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魔方的小资料,都准备好了吗?

二、交流资料

魔方是由匈牙利的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也叫鲁比克方块。

三、魔方的结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阶魔方,它是一个6面正方体,由26个小正方体组成。其中中心方块也叫中心块有6块,它只有一个面有颜色;边角方块也叫角块一共有8个,它是由3种颜色组成的,边缘方块也叫棱块,一共有12个,它是由两种颜色组成的。

四、学习基本手法

1、魔方放平,面对着自己的叫前面,与前面相对的叫后面,左手面是左面,右手面是右面,上面也叫顶层,下面也叫底层。

2、基本概念:F = front face 前面 B = back face 后面 L = left face 左面 R = right face 右面 U = up face 上面 D = down face 下面

基本转法:上右、上左、下右、下左、左下、左上、右上、右下,前右、前左、后左、后右。(分别对应U,U’,D,D’,L,L’,R,R’,F,F’,B,B’)

3、集体操作基本的手法。

五、布置作业 回家操作魔方的基本转法。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魔方基本的手法,让我们集体复习一下。学习旋转黄芯黑色花瓣的转法

1、教师出示转好的画面,让学生观察,说出画面的特点。

2、思考上层的黑色花瓣如何在其他的面寻找? 小组讨论,交流应位于其他面的什么位置。一是位于前后左右面竖排的中间位置。二是位于底面的中间位置。

二、动手操作

1、寻找位于前后左右面中间的黑色块,将其旋转到上层,学生 操作并说转法。

同桌互相看看转的对不对。

2、寻找位于底层中间的黑色块,学生操作如何将其旋转到上层,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做到的。

三、提出疑问

1、位于横排中间位置的黑色块应如何旋转?

2、原来已经有黑色花瓣的怎么办?

小组讨论,交流:横排中间的可以将其旋转成竖排。原来已经有黑色花瓣的可以旋转顶层移动它的位置。

四、学生练习,熟练操作

五、布置作业,回家继续加强练习。

第四课时

一、复习旋转黄芯黑色花瓣的方法 集体操作,个别操作,同桌互查

二、教学黑芯黑色花瓣的方法

1、对中心色块

2、对好中心色块将整个面旋转到底层

三、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四、观察转好后花色的特点

黑芯黑色花瓣,黑色花瓣旁边的颜色与中心色是相同的。

五、打乱顺序,操作前面所学的两步。

第五课时

一、打乱顺序,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完成一个面的操作

1、黑色中心块向上,观察黑芯黑色花瓣的魔方缺少哪些黑色块。

2、小组讨论应该在其他面的什么位置寻找这些色块(底层位于前后左右面上的角块)

教师提示:思考如何将底层黑色的角块旋转到顶层,同时还要注意对好中心色块。

3、小组试着操作,教师巡视观察。

4、讲解旋转的方法:先对中心色块,将中心色块对着自己,观察刚才找到的黑色角块在左面还是右面,将左面或右面按左下(或右下)—下左(或下右)—左上(或右上)的顺序进行操作,完成一个黑色角块的回归。

5、继续完成其他角块的回归

6、另外的两种情况:角块位于顶层或底层

思考如何在不破坏原来已经回归的黑色块的基础上将位于顶层侧面或底层的黑色块转换成底层位于前后左右面上的角块 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教师小结:将存在这种情况的黑色块的一面向下—向左(或右)进行旋转,改变原来的位置,再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操作。

三、学生练习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四、小组同学互相学习练习操作

五、打乱魔方,进行操作

六、布置作业,回家练习

第六课时

一、复习前面所学,练习完成一个面的操作

1、黑色中心块向上,观察黑芯黑色花瓣的魔方缺少哪些黑色块。

2、小组讨论应该在其他面的什么位置寻找这些色块(底层位于前后左右面上的角块)

教师提示:思考如何将底层黑色的角块旋转到顶层,同时还要注意对好中心色块。

3、小组试着操作,教师巡视观察。

4、讲解旋转的方法:先对中心色块,将中心色块对着自己,观察刚才找到的黑色角块在左面还是右面,将左面或右面按左下(或右下)—下左(或下右)—左上(或右上)的顺序进行操作,完成一个黑色角块的回归。

5、继续完成其他角块的回归

6、另外的两种情况:角块位于顶层或底层

思考如何在不破坏原来已经回归的黑色块的基础上将位于顶层侧面或底层的黑色块转换成底层位于前后左右面上的角块 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教师小结:将存在这种情况的黑色块的一面向下—向左(或右)进行旋转,改变原来的位置,再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操作。

二、学生练习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三、小组同学互相学习练习操作

四、打乱魔方,进行操作

五、布置作业,回家练习

第七课时

一、复习前面一个面的操作

二、学习还原第二层的方法 还原第二层只有两个公式:

左手公式:左下、上左、左下、上左、左下、上右、左上、上右、左上 右手公式:右下、上右、右下、上右、右下、上左、右上、上左、右上 这两个公式该怎么用呢?我们一起看,第二层由中心块和棱块组成,中心块永远在中间,是固定不动的,所以我们只需要还原四个棱块。还原第二层棱块我们必须再次通过中心块来确定,要确定这个家的棱块长什么样,我们就看这个家离哪两个中心块最近,那么由这两个中心块颜色组成的棱块,就是这家的主人。

要让主人回家我们需要满足的条件:

① 主人必须在三楼(如果它在3楼就会一个颜色在上面,一个颜色在侧面)② 主人的侧面必须与它相同颜色的中心块对齐

③ 组成主人的两个颜色的中心块,要求一个正对着自己,另一个握在手心。然后运用上面的左右手公式让主人下楼回家,如果在左手握着就做左手公式,如果在右手握着就做右手公式。二楼主人回家的两种特殊情况:

① 主人在自己的家,但是颜色的方向不对。② 主人在二楼,但是不在自己的家。

如果出现这两种情况我们就要用左手的大拇指按住这个这人,左我们的左手公式,这样他就会在三楼出现,然后我们在按照之前做过的,主人如何从三楼回家的方法,让主人回家。这样底层和中间层我们就全部还原了。

三、学生练习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四、布置作业,练习操作

第八课时

一、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加强练习第二层面的旋转方法

黄色中心块向上,寻找顶层棱块中没有黄色的棱块,将棱块的侧面颜色对中心色块,对着自己,观察棱块顶层的颜色(士兵)与左侧或右侧的中心块颜色(看做祖国)相同,首先士兵远离祖国,其次保卫祖国的黑色块(保卫者)向上(右上或左上)站起来保卫祖国,士兵将其打倒,向祖国回归一步,黑色块保卫者趴下(右下或左下),士兵继续回归祖国,前面缺失黑色保卫者的一面向上,黑色的保卫者士兵回归保卫者队伍,回归中心黑色。

三、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观察其他的色块,全部旋转完成

五、继续练习

第九课时

一、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拼顶层“十字”

拼好一、二层之后,我们来看顶层的中心块和棱块就会出现三种情况,先告诉我你们都是哪种情况。

“一”的情况将魔方按一摆放位置,做公式:中上、上左、中上、上左、中上、上左、上左,中下、上左、中下、上左、中下、上左、上左。然后顶层的中心块和棱块就会出现“十”

“点”的情况就先做一遍上面“一”的公式,然后就会变成“一”的情况,但是也许是横一也许是竖一,我们就把那个竖一横过来,按照“一”的情况摆放位置在做一遍公式,这样就会出现顶层的“十”

“拐脖”的情况就将拐脖按┌摆放魔方,做公式:右上、后左、中上、上左、中上、上左、中上、上左、上左,中下、上左、中下、上左、中下、上左、上左、后右、右下,这样就会出现顶层的“十”。

三、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

四、学生独立完成,将顶层十字拼出。

第十课时

一、复习前面所学,熟练拼顶层“十字”

二、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我们来看顶层的中心块和棱块就会出现三种情况,先告诉我你们都是哪种情况。

“一”的情况将魔方按一摆放位置,做公式:中上、上左、中上、上左、中上、上左、上左,中下、上左、中下、上左、中下、上左、上左。然后顶层的中心块和棱块就会出现“十”

“点”的情况就先做一遍上面“一”的公式,然后就会变成“一”的情况,但是也许是横一也许是竖一,我们就把那个竖一横过来,按照“一”的情况摆放位置在做一遍公式,这样就会出现顶层的“十”

“拐脖”的情况就将拐脖按┌摆放魔方,做公式:右上、后左、中上、上左、中上、上左、中上、上左、上左,中下、上左、中下、上左、中下、上左、上左、后右、右下,这样就会出现顶层的“十”。

三、学生练习操作,教师巡视

四、布置作业,熟悉顶层十字操作。

第十一课时

一、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旋转出小鱼

拼好顶层的十字,我们就再要把十字变成小鱼,可能有的同学很幸运现在手里的魔方顶层就是小鱼,但是这只是一种情况,还有五种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通过公式来把它变成小鱼

1纯十字:将角块中有两个黄色块的向右手,按右上—上右—右 下—上右—右上—上右右—右下的顺序旋转。

2只缺少上两个黄色块,角上的两个黄色块对前,旋转小鱼。3小鱼形状,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黄色块在右前面的角块,一种是黄色面在左手面后面的角块。

三、学生练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操作

第十二课时

一、复习前面所学,熟练旋转出小鱼

二、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我们要把顶层的十字变成小鱼,可能有的同学很幸运现在手里的魔方顶层就是小鱼,但是这只是一种情况,还有五种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通过公式来把它变成小鱼

1、纯十字:将角块中有两个黄色块的向右手,按右上—上右—右 下—上右—右上—上右右—右下的顺序旋转。

2、只缺少上两个黄色块,角上的两个黄色块对前,旋转小鱼。

3、小鱼形状,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黄色块在右前面的角块,一种是黄色面在左手面后面的角块。

三、学生练习,熟悉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第十三课时

一、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顶层黄色面的还原 小鱼形状,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黄色块在右前面的角块,一种是黄色面在左手面后面的角块。小鱼1:左上、上右、左下、上右、左上、上右、上右、左下 小鱼2: 右上、上左、右下、上左、右上、上左、上左、右下 按照两种小鱼各自的摆放方向做公式,顶层的黄色面就会还原。

三、学生练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第三个面:按小鱼的方法转,课后练习操作

第十四课时

一、复习前面所学,熟悉顶层黄色面的还原

二、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顶层小鱼拼完之后,小鱼形状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黄色块在右前面的角块,一种是黄色面在左手面后面的角块。小鱼1:左上、上右、左下、上右、左上、上右、上右、左下 小鱼2: 右上、上左、右下、上左、右上、上左、上左、右下 按照两种小鱼各自的摆放方向做公式,顶层的黄色面就会还原。

三、学生练习,熟悉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操作

第十五课时

一、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顶层角块归位

公式:右下、右下、下右、下右、右下、上右、右上、下右、下右、右下、上左、右下。

顶层角块归位的条件:①黄色面冲着自己②顺时针旋转顶层,试图找到两个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在自己家里待着的角块③把在一条直线的两个角块放在自己的右手边。然后做上面的公式,做完公式还是把黄色面向上,顺时针地旋转顶层,使四个角块都回到自己的家。

顶层角块归位的特殊情况:就是没有两个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在自己家里待着的角块,那我们就可以把黄色面冲着自己,直接做上面的公式,然后就会变成顶层角块归位的一般情况,在根据一般情况的归位方法,归位顶层角块。

三、学生练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操作

第十六课时

一、复习前面所学,熟悉顶层角块归位操作

二、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公式:右下、右下、下右、下右、右下、上右、右上、下右、下右、右下、上左、右下。

顶层角块归位的条件:①黄色面冲着自己②顺时针旋转顶层,试图找到两个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在自己家里待着的角块③把在一条直线的两个角块放在自己的右手边。然后做上面的公式,做完公式还是把黄色面向上,顺时针地旋转顶层,使四个角块都回到自己的家。

顶层角块归位的特殊情况:就是没有两个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在自己家里待着的角块,那我们就可以把黄色面冲着自己,直接做上面的公式,然后就会变成顶层角块归位的一般情况,在根据一般情况的归位方法,归位顶层角块。

三、学生练习,熟悉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操作

第十七课时

一、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顶层棱块归位 顶层棱块归位有四种情况:

①有一个棱块在自己正确的位置,其他三个棱块需要逆时针旋转才可以回到自己正确的位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没有回到自己位置的三个棱块分别放在自己的左手边,右手边和正对着自己的方向,先做小鱼1再做小鱼2。

②有一个棱块在自己正确的位置,其他三个棱块需要顺时针旋转才可以回到自己正确的位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没有回到自己位置的三个棱块分别放在自己的左手边,右手边和正对着自己的方向,先做小鱼2再做小鱼1。

③④是两种特殊的情况,一种是对面的两个棱块需要互换,一种是相邻的两个棱块需要互换,如果出现这两种情况,我们可以先做小鱼1,再做小鱼2,做完之后看我们手里的魔方是变成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再根据上面的①②还原我们手里的魔方。

三、学生练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操作

第十八课时

一、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魔方竞赛 学生分工,计时,选出优胜者,参加班级竞赛

三、进行班级竞赛

四、评价表彰

第二篇:走进魔方备课

走进魔方

活动背景:

做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课间休息时常和学生一起玩,发现学生的课余活动种类很少,特别是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无非是跳绳、打球等活动,这类活动虽然锻炼了身体,但运动量过大,会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部分学生甚至是追逐奔跑,非常的危险,于是我就在思考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感兴趣且有益的活动呢?有一天,我在超市无意中看见了魔方,回想起小时侯对魔方着迷时的情境,由此想到现在的学生对魔方是不是感兴趣呢?我带了一个魔方到学校,课间休息时在班上玩,好多学生围了过来,很感兴趣地看老师玩。第二天有部分学生也带来了魔方玩。我和学生一起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玩魔方的好处真是很多。魔方这项运动没有年龄的限制老人小孩都可以轻松地转动魔方,对空间和场地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更没有人数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魔方是一项文明绿色的运动,非常的安全,很适合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并且极大程度上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判断力以及空间想象力。魔方易于上手,不易使人感到乏味。魔方的玩法很多,每一种玩法都是富有挑战性的。

魔方有这么多好处,我就在班上积极引导学生一起来学魔方,玩魔方,在学与玩的过程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教学内容:认识魔法,学习魔方还原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魔方,学习魔方复原的方法。

2.对魔方这种智力玩具感兴趣,能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去思考。

3.在复原魔方的过程中,肯定自己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出示魔方,激发学生兴趣。2.“你们以前玩过魔方吗”? 3.你对魔方了解多少?魔方究竟有哪些魔力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魔方的世界,去感受魔方的神奇。(板书课题:走进魔方)

二、玩魔方

学生自主玩魔方,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玩魔方的情况

三、观察魔方

观察魔方说一说魔方是什么样子的。

四、教师演示

教师分别演示转出魔方的一个面和转出魔方的六个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制定活动方案

对于魔方你想做哪些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方案

六、交流活动方案

七、修订活动方案

八、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有关魔方的小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魔方的小资料,都准备好了吗?

二、交流资料

魔方是由匈牙利的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也叫鲁比克方块。

魔方刚发明的前几年,知道的人并不多,直到1982年在美国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匈牙利馆展出了魔方,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魔方由此扬名,流行全世界。也在同一时期,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三、魔方的结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阶魔方,它是一个6面正方体,核心有一个轴,通过这个轴我们可以任意旋转我们的魔方,除了一个轴它还由26个小正方体组成。其中中心方块也叫中心块有6块,它只有一个面有颜色;边角方块也叫角块一共有8个,它是由3种颜色组成的,边缘方块也叫棱块,一共有12个,它是由两种颜色组成的。

魔方的变化用一个成语形容最为恰当千“千变万化”有人就要说了千变万化可是一个形容多的成语,一个小小的三阶26块的魔方到底会有多少种变化呢?432 5200 3274 8985 6000种,简单来说也就是大约432万亿亿种。

四、学习基本手法

1、魔方放平,一个面对着自己,叫做后面,与后面相对的叫前面,左手面是左面,右手面是右面,上面的面叫上面(也叫顶层),下面的面叫下面(也叫底层)。

2、基本转法:上左、上右、下左、下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前左、前右、后左、后右。

3、集体操作基本的手法。

五、布置作业

回家操作魔方的基本转法。

第三课时

(一)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魔方基本的手法,让我们集体复习一下。教师说手法,学生操作。

二、学习旋转黄芯黑色花瓣的转法

1、教师出示转好的画面,让学生观察,说出画面的特点。

2、思考上层的黑色花瓣如何在其他的面寻找? 小组讨论,交流应位于其他面的什么位置。一是位于前后左右面竖排的中间位置。二是位于底面的中间位置。

三、动手操作

1、寻找位于前后左右面中间的黑色块,将其旋转到上层,学生 操作并说转法。同桌互相看看转的对不对。

2、寻找位于底层中间的黑色块,学生操作如何将其旋转到上层,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做到的。

四、提出疑问

1、位于横排中间位置的黑色块应如何旋转?

2、原来已经有黑色花瓣的怎么办?

小组讨论,交流:横排中间的可以将其旋转成竖排。原来已经有黑色花瓣的可以旋转顶层移动它的位置。

五、学生练习,熟练操作

六、布置作业,回家继续加强练习。

第四课时

(二)一、复习旋转黄芯黑色花瓣的方法 集体操作,个别操作,同桌互查

二、教学黑芯黑色花瓣的方法

1、对中心色块

2、对好中心色块将整个面旋转到底层

三、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四、观察转好后花色的特点

黑芯黑色花瓣,黑色花瓣旁边的颜色与中心色是相同的。

五、打乱顺序,操作前面所学的两步。

第五课时

(三)一、打乱顺序,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完成一个面的操作

1、黑色中心块向上,观察黑芯黑色花瓣的魔方缺少哪些黑色块。学生观察,说说所得

2、小组讨论应该在其他面的什么位置寻找这些色块(底层位于前后左右面上的角块)

教师提示:思考如何将底层黑色的角块旋转到顶层,同时还要注意对好中心色块。

3、小组试着操作,教师巡视观察。

4、讲解旋转的方法:先对中心色块,将中心色块对着自己,观察刚才找到的黑色角块在左面还是右面,将左面或右面按左下(或右下)—下左(或下右)—左上(或右上)的顺序进行操作,完成一个黑色角块的回归。

5、继续完成其他角块的回归

6、另外的两种情况:角块位于顶层或底层

思考如何在不破坏原来已经回归的黑色块的基础上将位于顶层侧面或底层的黑色块转换成底层位于前后左右面上的角块 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教师小结:将存在这种情况的黑色块的一面向下—向左(或右)进行旋转,改变原来的位置,再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操作。

三、学生练习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四、小组同学互相学习练习操作

五、打乱魔方,进行三步操作

六、布置作业 回家练习

第六课时

(四)一、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学习2个层面的旋转方法

黄色中心块向上,寻找顶层棱块中没有黄色的棱块,将棱块的 侧面颜色对中心色块,对着自己,观察棱块顶层的颜色(士兵)与左侧或右侧的中心块颜色(看做祖国)相同,首先士兵远离祖国,其次保卫祖国的黑色块(保卫者)向上(右上或左上)站起来保卫祖国,士兵将其打倒,向祖国回归一步,黑色块保卫者趴下(右下或左下),士兵继续回归祖国,前面缺失黑色保卫者的一面向上,黑色的保卫者士兵回归保卫者队伍,回归中心黑色。

三、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观察其他的色块,全部旋转完成

五、继续加强练习

第七课时

(五)一、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旋转黄色十字(黄芯黄色花瓣)黄色中心块向上,寻找没有黄色花瓣的面,按照前右—右上—上左—右下—上左—前左的顺序进行操作,(三顺三逆时针)旋转角度,继续操作,直至完成。

三、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

四、特殊情况

花瓣中都有黄色面,先站成一排,顶层中侧面确立一个士兵,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操作,直至完成。

五、学生独立完成,将一层、二层颜色拼全。

第七课时

(五)一、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旋转小鱼

1纯十字:将角块中有两个黄色块的向右手,按右上—上右—右 下—上右—右上—上右右—右下的顺序旋转。

2只缺少上两个黄色块,角上的两个黄色块对前,旋转小鱼。3小鱼形状,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黄色块在右前面的角块,按照右上—上右—右下—上右—右上—上右右—右下

一种是黄色面在左手面后面的角块,按照前后右—上左—后左—上左—后右—上左左—后左

三、学生练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操作

第八课时

(六)一、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讲解顶层侧面角块颜色相同的方法

1、黄色面对着自己,顶层侧面角块颜色相同的面对右手

2、按照右下下—下右右—右下—上右—右上—下右右—右下—上左—右上

3、转全

三、学生练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第三个面:按小鱼的方法转 课后练习操作

第九课时

(七)一、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讲解转全六个面的方法

1、黄色面向上,转全的第三个面向前

2、相对颜色正确的面开转

右或左上—上右或左——右或左再上——上左或右—右或左再上——上左或右—右或左再上—上右或左—右或左上—上右或左—右或左下下

三、学生练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第三个面:按小鱼的方法转 课后练习操作

第十课时

(八)一、复习前面所学 按照老师说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魔方竞赛 学生分工,计时,选出优胜者,参加班级竞赛

三、进行班级竞赛

四、评价表彰

第三篇:课时备课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蒙书诵读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第1课《声律启蒙》

(一)教学内容: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教学过程:

一、简介《声律启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第2页

六、拓展活动:第2页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一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声律启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第2课《声律启蒙》

(二)一、教学内容: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第4页

六、拓展活动:第4页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二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声律启蒙》

(二)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

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教学反思:

通过下列方式巩固效果较好,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二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3课《声律启蒙》

(三)一、教学内容:优对劣,凸对凹,翠竹对黄花。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鱼游池面水,鹭立崖头沙。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偶擎桐叶,啜卢同七碗之茶。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

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第6页

六、拓展活动:第6页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三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声律启蒙》

(三)优对劣,凸对凹,翠竹对黄花。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鱼游池面水,鹭立崖头沙。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偶擎桐叶,啜卢同七碗之茶。

教学反思: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少数学生存在朗读障碍。

第4课《笠翁对韵》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

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板书设计:

《笠翁对韵》

教学反思: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效果较好。

第二单元

诗词诵读

(一)教案

指导思想:以传统文化来熏陶学生,以古典之美来陶冶学生,通过古诗诵读领会古人的远大志向与抱负。

第5课

登金陵凤凰台

教学目的

1、诵读古诗词,领悟诗人的情感与感受。

2、体会诗人的远大志向与抱负。

3、了解李白的生平,明了古诗的写作背景。教学重难点:

1、诵读古诗词,领悟诗人的情感与感受。

2、体会诗人的远大志向与抱负。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登金陵凤凰台》原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三、温馨点击。

介绍《登金陵凤凰台》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活动广角。

1、背诵《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

2、说一说你对《登金陵凤凰台》了解多少。

五、成长阶梯。

谈谈你的收获?同桌交流。板书设计:

登金陵凤凰台

教学反思:

古诗的写作背景,有些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第6课

古诗两首

(一)汴河怀古、(二)题乌江亭 教学目的:

1、诵读古诗词,明了古诗的写作背景。

2、走进古诗,了解古代帝王,并能正确地对隋炀帝及项羽作出正确的评价。

3、学会客观的评价人或事物。教学重难点:

走进古诗,了解古代帝王,并能正确地对隋炀帝及项羽作出正确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汴河怀古》、《题乌江亭》原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三、温馨点击。

介绍《汴河怀古》、《题乌江亭》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活动广角。

1、背诵《汴河怀古》、《题乌江亭》这两首诗。

2、说一说你对《汴河怀古》、《题乌江亭》了解多少。

五、成长阶梯。

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请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一)汴河怀古、(二)题乌江亭 教学反思:

走进古诗,了解古代帝王,并能正确地对隋炀帝及项羽作出正确的评价。多数学生兴趣较浓。

第7课 诗词两首

《西塞山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诗人刘禹锡的生平。

2、注意诗中的用词。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教学重难点:

1、注意诗中的用词。

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教学过程:

一、读《西塞山怀古》原文。

二、刘禹锡简介:

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忱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

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皇帝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三、出示译文。

四、范读----学生齐读---自己读---背诵

五、活动广角

谈谈你对《西塞山怀古》的理解。

六、成长阶梯 谈谈你的收获。板书设计:

《西塞山怀古》

教学反思:

“范读----学生齐读---自己读---背诵”的模式,在教学中效果较好。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中国古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欣赏诗歌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赏析生动的词语。教学重难点:

欣赏诗歌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赏析生动的词语。教学过程:

一、读原文。

二、简介。

1、简介作者:张养浩(1296-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2、简介潼关:

潼关在商代时隶属定国,称桃林;周代时为畿内地,隶虢国,称渭

;春秋隶晋,称桃林塞;战国时隶魏。秦惠文王六年(公元前332年),设宁秦县,潼关为宁秦县辖地;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船司空衙门,专管黄河、渭河的水运事项及船库工作。之后就以官名设县,称船司空县,新莽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船司空县,为船利县,东汉时又复名船司空县,属华阴。新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属华州华山郡的定城县,西魏时撤定城县,改属敷西县,直到北周。

隋开皇五年(公元610年),改敷西县为华阴县,潼关属华阴辖地;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华阴县改为仙掌县。天授二年(公

元691年),分仙掌为东部潼津县,隶虢州。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撤潼津县,并入仙掌县。公元706年复名华阴县。

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时,设潼关为守御千户所,隶陕西都司,明洪武九年,设潼关卫。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撤潼关卫;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潼关县为潼关厅,民国二个(1913年)废厅,复潼关县至今。

三、出示译文。

四、活动广角 谈谈你对本诗的理解。

五、成长驿站 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板书设计:

《山坡羊•潼关怀古》

第四篇:教案课时备课

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烟草病虫害防治技术

课程类型:专业课

第次课

学时:2

上课日期:

****年**月**日

1、教学内容(按章、节):

项目二 烟草病虫害

第二章

烟草病害

第三节

烟草黑胫病

2、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与危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等基本知识,重点能掌握烟草黑胫病的症状识别和防治技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烟草黑胫病的症状特点。教学难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措施。

4、主要参考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王存兴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王志愿等 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24,26(21):250-255 孙计平等 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2024(50)16:3253-3256

5、教学进程: 教学内容

项目二 烟草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二章 烟草病害

第三节 烟草黑胫病

一、发生与危害

图片

二、症状

①黑胫:茎基部受害后出现黑斑,并环绕全茎向上部延伸,病株叶片自下向上依次变黄; ②黑膏药:在多雨潮湿条件下,中下部叶片常发生圆形大斑,病斑初期,多无明显边缘,水渍状,然后迅速扩大,中央呈褐色,形如膏药状;

③穿大褂:烟株茎基部受害后向髓部扩展,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大雨后遇烈日、高温,则全株叶片突然凋萎;

④碟片状:茎部发病后期,剖开病茎,髓部干缩呈“碟片状”(“笋节状”)。图示

烟草黑胫病田间表现

曾带学生田间观察图片,有机会也会带大家到田间去看。

三、病原

烟草黑胫病病原(Phytophthora nicotianae),为卵菌门,疫霉属,烟草疫霉。

1、病原菌形态 气生菌丝无隔透明,产生菌丝状孢囊梗,上着生孢子囊,孢子梨形或椭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或椭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适宜条件下可产生3~30 个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无色,侧生两根不等长鞭毛,在水中游动,遇寄主时失去鞭毛,产生牙状管侵入植株,条件不适宜时,孢子囊也能直接萌发出芽管侵入。

2、生理

烟草疫霉菌喜高温、喜高湿。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最高36℃,最低-10l℃。孢子囊产生最适温度为24~28℃。游动孢子活动和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最高为34℃,最低为7℃。孢子囊在空气相对湿度97%~100%时只需5 h 就萌发,在相对湿度91%时则要45~70 h 才能萌发。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

四、发病规律

1、初侵染来源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由菌丝组成的致密组织,抗逆性强)随病残体在土壤或未腐熟粪肥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休眠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至少可以存活8个月。烟草黑胫病菌主要集中在0~5 cm 深的土层中。

2、侵入方式及传播 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芽管从伤口或表皮侵入,并以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或细胞内生长蔓延。病株上产生的孢子囊通过地面流水或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3、发病条件

烟草黑胫病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病害。在22℃以上田间,田间才开始出现症状,24.5~32℃适宜发病。温度高低是决定病害发生迟早,也是危害轻重的重要因素。

土壤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有利于发病。烟株在感病阶段(现蕾前),雨量大,病情增长速度快,流行加重。[

4、寄主抗病性 现蕾前苗龄越小越感病

5、耕作栽培条件 连作地病害发生重。粘土,低洼,排水差的田块发病重;砂土,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发病轻;土壤中钙、镁离子多,高氮低磷情况下发病严重;农事操作造成伤口多,发病严重。

五、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较抗病的品种有G28、G52、G70、G80、NC13、NC95、NC82、NC89、K326、夏烟1号、3号,台烟、金星6007、革新3号、革新4号、净叶黄等。

2、减少菌源 合理轮作(以禾本科或甘薯轮作较好),与禾本科轮作4年以上或水旱轮作。提倡超高垄栽培;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减少串灌,雨后及时排水;适时早育苗早移栽。

3、药剂防治

(1)土壤处理。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g/m2,拌12kg干细土,播种时分层撒施。(2)带药移栽。移栽前7天左右喷一次药。

(3)发病初期灌根。药剂可选用: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甲霜·锰锌8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900倍液﹑64%杀毒矾4000~600倍液.隔10-15d灌1次,连续2-3次。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运用烟草黑胫病典型图片、实物标本,以及到田间现场观察讲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板书:下画线标注。作业:

1.烟草黑胫病的症状有哪些特点? 2.影响烟草黑胫病的发生有哪些条件? 3.如何防治烟草黑胫病?

6、教后感:

利用多媒体课件,运用烟草黑胫病典型图片、实物标本,以及到田间现场观察讲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观、生动、形象,甚至田间动手操作观察,印象深刻,既提高学生兴趣又加深学生理解,让学生更易吸收掌握,这也是本次课的成功之处。

第五篇:魔方

[转] 只要7步,就能将任何魔方6面还原~!

调皮的儿子拉着你的手要你玩魔方给他看的时候,你别是个白脖子哟,我们稍稍学习一下就行了,跟好多看起来很难的事一样,找准规律,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破解攻略和大家分享下:

首先,破解魔方,我们就要先了解它的结构,魔方共6色6面,每面又分为中央块(最中间的块6个)、角块(4角的块8个)和边块(4条边中间的块12个)。其中中央块只有1个面,他们是固定的结构,所以中央是红色的块,那么其他的红色都要向这个面集中。而且红色的中央块对面永远是橙色中央块(国际标准是这么规定的)。而边块有2个面2个颜色,角块则有3个面3个颜色。

接下来我们将每个面都用字母代表,只要7步,就能将任何魔方6面还原

当调皮的儿子拉着你的手要你玩魔方给他看的时候,你别是个白脖子哟,我们稍稍学习一下就行了,跟好多看起来很难的事一样,找准规律,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破解攻略和大家分享下:

首先,破解魔方,我们就要先了解它的结构,魔方共6色6面,每面又分为中央块(最中间的块6个)、角块(4角的块8个)和边块(4条边中间的块12个)。其中中央块只有1个面,他们是固定的结构,所以中央是红色的块,那么其他的红色都要向这个面集中。而且红色的中央块对面永远是橙色中央块(国际标准是这么规定的)。而边块有2个面2个颜色,角块则有3个面3个颜色。

接下来我们将每个面都用字母代表,然后破解功略里会用字母来说明要转动的1层或1面,以及方向:例如:R(代表右面顺时针转90度),R`(代表右面逆时针转90度),R2(代表右面顺时针转2次90度)下面是图示:

最后要说明的是:每面的名称是相对的,例如F是前面,就是手拿魔方时面向自己的一面,若把模仿旋转到另一面,那么就有新的一面成为前面。

好了

下面就让我们尝试下7步将魔方还原吧!

1.先将中间是白色块的一面(有个rubiks logo的那块)对着上面,然后在顶部做出白十字,就是其他颜色的块都到相应的位置(小复杂,见图示,注意上面标的口诀哦,照做无误)

2.然后是将白色的角块归位(秘籍说的很复杂,还是看图比较容易理解啦)

3.然后让中层边块归位。

把白色面转向下,找出红绿边块,若红绿边块在顶层则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顶层,直到边块与图上的1个情况相同,在按照口诀转动魔方,使边块归位。若红绿边块在中间某层,但位置错误或颜色错误,则先使红绿边块在右前方的位置,再重新按照下面其中一个次序旋转1次。

4.然后将顶层(应该是黄色)边块调整向上,做出黄十字。若按照口诀转动1次后,顶层仍未出现黄色十字,可重复按口诀转动,直到黄色十字出现为止。

5.然后将黄色角块调整到十字周围,有点难度,看口诀提示吧。

7.最后将边上的色块再调整到对应的位置。大功告成!兴奋下。

魔方备课十八课时~(精选5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