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一号文库
-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一号文库
- 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一号文库
- 范里镇中心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一号文库
- 在2024年全县四套班子联席(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一号文库
- 2024年脱贫攻坚“夏季提升”整改工作方案一号文库
- XX镇人民政府关于公开征求XX镇土地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一号文库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交流发言[推荐阅读]一号文库
- 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树新风的倡议书5篇一号文库
- 学习2024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发言汇总「可做党课,」一号文库
-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7.平行与相交 青岛版(五四)(含答案)一号文库
- 2024优秀共产党党员先进事例材料3一号文库
- 消费金融部务虚会报告一号文库
- 心内科医生事迹材料一号文库
-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专题学习发言材料一号文库
- 2024我看过的BL小说一号文库
- 2024年上半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及全年基金运行风险预警一号文库
-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发言一号文库
- XX区“小散乱污”企业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一号文库
- 2024年度XX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一号文库
- 2024年市委书记在全会上的研讨发言[推荐5篇]一号文库
- 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方案(八页)一号文库
- 公司产能分析报告一号文库
- 组织部部长讲党课一号文库
-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一号文库
-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以规划一号文库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试题一号文库
- 故事桥的故事一号文库
- 2024-2024学年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下册5.9解决问题同步练习一号文库
关于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和建议
国内外工业化发展进程表明,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空间拓展的根本力量,而其中的革命性技术进步即高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则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革命性动力。正确认识高新技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适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促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政策、体制与机制,对于转变我市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市按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领跑,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生产力布局趋向合理”的总体要求,以全球的视野、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来规划布局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紧紧围绕推进“468”计划实施,坚持以“一区四园”为主阵地,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千企升级”计划,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1、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领域初步形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47.16亿元,同比增长28.0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8.8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以及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在泰州四市中均名列第一。2024年1-6月,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53.68亿元,同比增长28.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35%,继续在泰州各区市保持领先地位,充分展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2024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设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等。新材料制造业主要汇集了泰丰化工、凯力克钴业、锦云染料、百力化学、圣达铜业、汤臣压克力、广域化学、东方实业等企业,总产值292.14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值的53.39%;电气设备制造业主要汇集了科兴电器、波瑞电气、华诚机电等企业,总产值87.35亿元,占15.97%;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汇聚了济川制药、春之谷生物制品、施美康药业、一鸣生物等企业,总产值82.47亿元,占15.07%。仪器仪表及专用设备产业与电子及通讯设备产业产值较小,分别为47.27亿元、37.94亿元,占比分别为8.64%、6.93%。
2、龙头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28家。其中,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江苏泰丰化工有限公司、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金江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超10亿元。骨干企业支撑作用十分明显。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坚持与高等院校联手打造“科研航母”,组建了集团药物研究院,形成了以自主知识产权为目的的产品创新平台。公司集中力量研发了缓控释、中药萃取等医学前沿技术,转化了一大批重大新药科技成果。泰隆集团和哈工大合作研发的核电和其他特殊行业5000kW以上大功率立式齿轮箱机组主要用于核电站核电机组的CRF系统,通过电机联接齿轮箱带动海水循环泵,为核岛和常规岛提供循环冷却水。该产品关联度高,涉及上下游十几个行业,对润滑系统产业以及其配套的仪器仪表,冶金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等行业的国产化起到了带动作用。
3、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取得成效。我市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发展壮大创新主体的核心抓手,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6家。发展过程中,我市注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示范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全市科技企业群体。泰隆、亚太成功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成为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排头兵。宏大、兆胜成功列入省创新型企业,成为全市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的领头雁。至2024年底,我市已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企4家、省创新型领军企业1家、省创新型企业12家,省民营科技企业267家。火炬计划重点高企、省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梯队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航联电连接器公司注重发挥科技在军品生产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筑高为部队装备配套生产的平台。1个产品荣获“江苏省优秀新产品金牛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奖”,并列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个产品先后获得地(市)、省级科技进步奖,2个系列产品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8个系列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
4、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市在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高度重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技术进步。一方面发挥地方优势,广泛与省内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合作。同时注重与本事产业相关的国内知名院校所的合作,每个高新技术企业都与一家或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借助院校的科研力量研制出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和产品。南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汇集了各类中高级技术人才30多名,同时积极与高等院校进行挂靠合作,成功研发出了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并在船舶柴油尾气处理方面取得了新成果,为企业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调查发现,我市科技型企业普遍重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泰隆集团每年以不低于年销售额5%的比例加大科技投入,专利年申请量达30件以上,专利成果转化率达60%以上,专利产品占销售和利税总额的比例分别超过50%,专利产品提升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5%以上。尤为重要的是,各类企业高度重视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中丹集团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建精细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技术研究实验室,已在“无机-有机杂化组装”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兆胜集团在江苏科技大学内建成江苏省船舶与海洋空调冷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企业高端发展筑起了坚实的科技创新平台。截止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已建成1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个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成效显著。化工、医药和传动机械是我是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市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力度,企业生产管理、产品开发、人才培养有了显著变化,缩短了企业产品开发周期和增强了市场响应能力。中丹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企业转型升级,在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过程中,主动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和能源消耗高、污染重、风险高的产品5个,研发、培植新一代绿色环保产品16个,依靠科技对主打品牌、规模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2024年上半年,我市化工、机电、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实现现价产值558.7亿元,同比增长22.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3.7%。在此期间,全市共申报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获省认定示范企业2家,试点企业2家;申报泰州市两化融合试点企业7家,对50家企业开展“数字企业”创建培训。建立健全重点耗能企业重点耗能设备数据库,对20个新上项目进行了用能评估和审查;完成8家年耗标煤1万吨以上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6个,总投资额4.83亿元,节能量达3.45万吨标煤;淘汰落后印染产能1000万米、铁合金1.2万吨、铜冶炼1.1万吨、落后用能设备243台(套)。
6、新兴产业培育初现端倪。近年来,我市新兴产业发展逐步加快,新材料和环保节能产业具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新医药产业发展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迅速发展。截止2024年底,全市新兴产业企业数接近达到100家,其中亿元以上的产业达到35家,累计完成产值220亿元,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今年1-6月份,全市拥有新兴产业企业达到102家,产值完成146亿元,同比增长32.7%,实现开票销售118亿元,同比增长31.1%,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1%;实现利润9.07亿元,同比增长25%。新材料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8家。其中,康鹏公司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含氟型显示涂层材料生产企业,产品95%以上出口。冶炼厂的片状氧化亚铜为国内首创并替代进口,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5%以上。河海纳米公司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生产商,参与起草了纳米二氧化钛产品及应用国家标准,掌握行业话语权。国盛稀土公司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UKAS质量体系认证,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圣达铜业公司的高速铁路用铜锡合金接触线,泰盛炉业公司的锋钢锯条用双金属带,豪发合金公司的太阳能电池用硅片切割丝等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节能环保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6家。城东环保科技园集聚重点环保项目7个,总投资达4亿元,形成了年产值7亿元的产业集群。电除尘设备厂的高效节能电除尘器、宏大特钢的球团链篦机产品市场占有率均达90%以上,南极集团的船用膜法污水处理系统、江苏亚太泵阀的倒伞型表面曝气机、苏东化工的压滤机等污水处理设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新医药产业共有企业12家,其中创新药物代表企业有济川药业和中丹制药;医疗器械代表企业有凯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和治宇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生物制品代表企业有春之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永盛生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家。其中,森和船舶生产的海洋工程船系列产品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晨光机电生产的精密数控机床,多项技术获国家专利,多个品种机床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二、**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和辐射作用不强。总体上看,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规模大、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偏少,处于产业链高端的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影响少的高新技术项目仍然较少,特别是缺乏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只是利用一些高新技术对产品进行改造和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大的高新技术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较弱。
2、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效益不高。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但从整体而言,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收益”还没完全显现出来。2024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率大体持平,主要原因是我市高新技术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领域单一。
3、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不够健全。部分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不强,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科技创新的载体,高新技术发展的原动力仍显不强。高层次的科技人才缺乏,企业科研技术一线的人才中,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复合型和领军人才短缺,人才引进难、流失严重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
4、科技研发资金投入不足。虽然市级应用技术开发研究资金逐年稳步增加,但比例仍然偏低,与全国及省内先进地市相比,差距仍比较明显。多数企业的科研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不足3%,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维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短、平、快”战略主导着大多数企业经营理念,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期效应,自主创新的意识非常淡薄,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
三、充分认识我市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机遇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涵盖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发展速度快,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效益,并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和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波及效果等特征的产业。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度高、发展前景广阔,对发展生产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被称为朝阳产业。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一般具有高成长性、高风险性、高驱动性、战略性等特征。从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和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我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着诸多的有利条件,发展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主要面临四大机遇:
一是高新技术转移潮流逐步加速。当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性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国际资本、技术等各种经济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国际经济的分工与合作日趋活跃,为我市加强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和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与资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从国内形势看,当前沿海发达地区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发展腹地,以更广阔的视野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我市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发育充分,为承接发达地区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承接高新技术企业向外部溢出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当前,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经济社会的渗透力、影响力越来越大,显示出极好的成长性。加之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内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进入一个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对高新技术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技术需求。就我市而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大项目、好项目频频落户,项目发展壮大对高新技术和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三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意愿强烈。从经济发展的内生规律来看,产业经济的发展在经历量的扩张阶段后,必将进入质的提升阶段,而这必然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也就是说,传统产业向高新产业拓展延伸,或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就我市而言,化工、机电、医药等主导产业具备相当规模,企业积累深厚,向高端转型的愿望强烈,期盼依托科技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和内生动力。
四、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建议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产业创新与产业替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新科技催生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不仅拓宽了产业领域,而且有利于占据行业竞争力的制高点。同时,用信息化、知识化武装起来的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不仅催生一大批新兴产业外,还将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往往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地区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
1、突出规划引导,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政策引导作用。当前我市正处在新的经济结构转型期,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正从以量的增长为主开始向量质并举结构优化的阶段转变。在此阶段,我们要更加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加重视优势产业的壮大、更加重视新兴产业的培育、更加重视产业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的攀升。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中后期,我市要按照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质态和效益为主攻方向,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途径,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载体,突出规划引导,整合创新资源,壮大创新主体,做优创新平台,加大创新投入,强化环境保障,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国际竞争力强的领军型企业群和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新技术产品群,加速凸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格局。政府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委托国内知名产业发展咨询机构,结合我市产业升级“468”计划,以及产业发展形状,科学制定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中小科技型企业健康发展。及时预测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动态的调整产业方向,确定优先发展的重点高新产业,使之成为引导投资的风向标。
2、推进两化融合,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力度。一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传动机械、船舶配套、车辆配件、电子仪器等传统产业中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控制、节能环保等关键共性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降低传统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改善传统产业产品的品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互动发展。二是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努力做到引进一批关键设备,掌握一批先进技术,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以项目为载体,结合区域特色,发挥优势,持续不断地引进大项目和先进科技成果。有选择地重点扶持一批企业,创出一批名牌产品,加速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三是应积极培育、扶持我市涉及高新技术范畴的企业,通过申请国家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自治区科研项目立项等途径进一步加快企业创新和发展,推动企业逐步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3、抓好关键环节,加大战略型高新科技项目的引进力度。战略型高新科技项目具有发展空间广阔、产业带动性强等特点。在坚持不懈地推进招引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园区、谋求大跨越的“四大战略”的过程中,我市应将招引战略性高科技项目放在至为突出的位置,作为选商选资的第一标准。在发展空间、发展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下,要加速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通过“腾笼换鸟”加强高科技技术引进。与此同时,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相结合,加强对引进技术装备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安全环保措施等方面的消化吸收,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进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4、壮大创新主体,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提高大中型企业创新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重点推进产业升级“十百千”工程,抓好一批新上科技计划项目的投资和达产达效。围绕“334”企业,加强企业研发队伍培养,引导企业制定科技创新规划,真正做到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以更大力度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创牌步伐。加快培育创新试点企业。在100家重点企业开展创新试点培育工作,并择优推荐成为国家和省创新试点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培养和“绿色通道”运作等途径,加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实现企业裂变扩张。到2024年,力争建成创新型企业30-50家,创新企业年销售收入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达到50%以上,使其成为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新建10个以上企业创新平台,其中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新材料领域、生物技术及制药领域、节能环保领域分别建设2个以上省级产业研发平台。通过研发机构的建立与壮大,高强度集聚创新人才,增强企业持续创新和科学发展的能力。
5、加大创新投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一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税收等政策宣传,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政策,用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步伐。二是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投融资体系。高度重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不断拓展银企合作的渠道和途径,创新银企合作的方式和手段,为企业提供信贷融资、信用担保、产权交易、财务顾问等全方位服务。三是大力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力争三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上市企业3-5家,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既好又快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创业投资业。制定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实施办法及其相关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通过参股和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鼓励机构、个人设立创业投资主体。进一步改善创业投资业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创业投资机构来**资或设立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