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全县“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视察报告[5篇]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1/367494.html

第一篇:全县“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视察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全面掌握全县“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情况,有效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着力推进全县“十三五”规划的有力实施。9月4日至6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组成视察组,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调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先后深入到清源、路园、会川等11个乡镇的38个视察点,围绕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产业培育、城乡发展、生态保护、工业经济、电子商务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对“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估价

视察组一致认为:“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渭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项目建设进展良好,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快发展。总结全县“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成效:

(一)县域经济平稳增长。预计到2024年底,完成地区生产总值x亿元,比“十二五”末的2024年x亿元增加x亿元,年均增长x%;人均GDP将达到x元,比2024年的x元增加x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亿元,比2024年x亿元增加x亿元,年均增长x%;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比2024年x亿元减少x亿元,年均增长-x%;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x亿元,比2024年x亿元减少x亿元,年均增长-x%;完成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元,比2024年x元增加x元,年均增长8.3%;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比2024年x元增加x元,年均增长x%;2024年完成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x亿元,比2024年x亿元增加x亿元,年均增长x%。

(二)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两高于、一接近”目标,全力打好脱贫攻坚硬仗。通过努力,2024年到2024年全县减少贫困人口x户x人,贫困面由“十二五”末的x%下降到x%。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共实施易地搬迁x户x人,改造农村危房x户,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三年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x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探索建立了全员覆盖的结对帮扶体系、责任明确的监督管理体系、务实管用的全员培训体系、奖惩分明的督查考核体系、到户到人的政策落实体系,有力地推进了全县脱贫攻坚任务的落实。

(三)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县人民政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至2024年全县共谋划实施各类项目24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三年来,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x个,落实到位资金105.5亿元。投资x万元实施农村公路项目建设x公里,实施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x公里。兰渝铁路、临渭高速建成通车,渭武高速加快建设。投资x亿元的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正在抓紧实施;投资7169万元的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工程,正在进行三期商业楼主体建设;投资x亿元的县城区供水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已完成投资x万元。一个个大项目的建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四)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县人民政府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加快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和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国际马铃薯亚太中心引进10个高代品系进行组培扩繁,引进种薯系列等40个原原种新品种试验种植。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万亩,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x家,年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三年新建养殖场(小区)92个,新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示范户x户。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总产量达到x万吨,总产值达到x亿元。启动实施了总投资约x亿元的渭河源水镇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项目,成功承办了定西市首届渭水文化旅游节。积极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项目。2024年、2024年建成总装机规模x兆瓦的光伏电站x个,有效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

(五)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县人民政府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的主攻方向,突出抓了企业培育、招商引资和工业技术创新。全县小微企业达到480家、工业企业达到178家、规上企业达到8家。大力建设工业集中区,“一区三园”工业平台初具规模,园区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建成区面积达到x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的40%;入驻企业73家,总投资达到27.6亿元,稳定就业人数达到x人。田地公司计划投资x亿元建设渭源县马铃薯文化博览园项目,目前已投资x亿元,建成并投入运营生产的富硒马铃薯食品生产线和马铃薯信息大厦主体工程,填补了工业园区企业结构单一的现状,有效促进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县人民政府坚持把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作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的重要举措。组织实施了清源路东段、首阳路东段、火车站站前广场、源泰商贸城、百安商厦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北环路东段、一中南侧、清源路北侧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会川、上湾等5个乡镇小城镇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全县城镇化率达到x%。新建省级、市级、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个,环境整洁示范村x个。实现217个行政村自来水、通动力电全覆盖。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林业生态绿化x万亩,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七)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县人民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筹资1.08亿元新建改建校舍x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全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由“十二五”末的x%和87%提高到2024年的x%、x%。文体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已建成占地27.04万平方米的全民健身场地362个,人均0.77平方米。深化健康促进模式改革,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运行平稳有序。累计输转劳动力20.1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8亿元,有力解决了人民群众吃、住、医、用等方面的困难,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八)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县人民政府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全县各领域改革有序有效推进。持续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服务平台全面启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营改增”和商事制度改革,梳理发布县级政务服务事项851项,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697项,取消停止执行行政审批项目98项。新建的县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9%,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续保率达到96%。认真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全面完成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全力推进“三变”改革,会川、路园、北寨等3个乡镇和15个村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县“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情况是比较好的,工作成效也是比较明显的,但与2024年12月31日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渭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经济指标欠账较大。从2024年、2024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看,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低于规划年均增长x%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低于规划年均增长17%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4%,低于规划年均增长x%的增速;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x%,低于规划年均增长10%的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x%,低于规划年均增长x%的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x%,低于规划年均增长x%的增速。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明显回落,多项指标没有完成2024年、2024年、2024年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要完成“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将面临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不力。一是落地实施项目数量不足。由于谋划论证不充分、前期准备不扎实、保障要素不到位、协调配合不及时,致使“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部分项目不能落地实施。三年来,共实施各类项目245个,占规划总数x个的x%;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占规划国家投资x亿元的x%。二是项目结构不尽合理。主要是已经实施和在建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较多,产业类财源建设项目较少;工业项目建成的较多,正常运行、达产达标、创造利税的较少;招商引资项目达成意向协议的较多,落地实施的较少,资金到位率较低。三是部分项目实施进度缓慢,不能形成有效投资。如县文化综合场馆、全民健身体育馆、一中南侧棚户区改造、S227渭河源景区旅游公路等项目进展较慢,没有按时限要求完成建设任务。

(三)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一是由于我县经济依然是以农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产占比达到36%,马铃薯种薯产业品牌效应不够明显,中药材产业受市场价格因素影响比较低迷,草牧业发展水平较低,整体上看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增收空间较窄。二是工业经济占比偏小,二产仅占经济总量的x%,工业底子薄、基础差、效益低而不稳。全县仅有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少,都是中药材初加工企业,且企业产值大幅下降,对二产拉动支撑作用不强。全县规下企业,大多是中药材初加工和砖厂砂厂等低端企业,效益不高,缺乏应有竞争力。三是电子商务、花卉、食用菌、光伏等新兴产业刚刚起步,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助农增收效果不明显,助推县域经济增长能力不强。

(四)财政收支矛盾逐渐加剧。一是收入持续放缓,收入质量不高。自2024年以来,我县大口径财政收入逐年呈现负增长。同时,2024年、2024年、2024年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9.15%、59.74%、37.18%,非税收入占比过高,财政收入质量不高。二是受税源单一的影响,组织收入难度加大,特别是营改增后,收入下滑减幅明显,商业、住宿、服务等行业发展缓慢。随着兰渝铁路、临渭高速、定渭公路等大项目的相继建成,税收收入持续下滑,财源建设滞后,支撑财政增收乏力。三是财政运转困难,我县财政收入总量小、税源少、规模小、财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一般公共服务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保障压力非常大。

(五)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一是脱贫攻坚难度加大。我县自然条件艰苦,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稳定脱贫的风险较大。预计到2024年底全县仍有未脱贫人口3.3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0.26%,今后两年每年减少贫困人口在1.6万人以上,脱贫攻坚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产业扶贫任务较重。虽然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但由于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限制,帮扶计划执行随意性较大,特别是今年实施的到户产业扶贫牛、羊、中蜂养殖后续监管难度较大,已脱贫户中因病、因学返贫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部分易地搬迁选点不准。因搬迁点离学校、幼儿园较远,缺少卫生室和文化广场等必要设施,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入住率较低,效益发挥不好。四是因省上相关政策调整,致使已实施的2024年第二批村组道路项目停工,造成部分半拉子工程道路毁坏严重、损失较大,基层干部群众反响强烈。

三、几点建议

针对“十三五”规划前三年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建议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主要经济指标落实。一要加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生产和定期研判工作,重点加强对主要指标数据变动趋势分析,认真梳理各项指标支撑要素,跟踪督促抓好各项指标落实。二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大马铃薯良种的培育和供应力度,加快推动中药材、马铃薯、草牧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三要紧盯重点指标,确保三产稳定增长,重点加大对财政八项支出、金融存贷款、住宿、餐饮、服务、旅游消费等指标完成力度,确保每项指标按时序进度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四要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大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有效解决企业营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工业效益持续好转,加强工业企业转规工作,抓好规下企业的生产,使企业效益持续增长。

(二)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一要在工作推进上求突破。要对“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所有项目进行一次全面“回头看”,明确责任部门,逐个进行研判,对因政策变化需要调整的要及时调整,对具备条件的要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二要在要素保障上求突破。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认真梳理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合理配置保障要素,特别对涉及土地、资金等重点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三要在项目争取上求突破。要密切跟踪衔接部门和行业“十三五”期间国家投资政策,以棚户区改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农业项目为重点,指导各乡镇、各部门积极做好项目前期资料的准备工作,积极争取我县申报项目能得到更多支持。四要在优化环境上求突破。要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降低门槛,优化服务,努力营造政策透明、办事高效、服务优良的招商引资环境。灵活运用以商招商、补链招商等方式吸引外界资本注入,吸引外地企业投资,壮大工业总量。

(三)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一要抓好马铃薯良种的推广繁育。要加强新品种培育,扩大种植面积,鼓励马铃薯生产企业发展淀粉加工和主食化生产,提高马铃薯的附加值。二要加大草牧业发展力度。要积极培育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养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三要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要在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建设标准化药源生产基地,提高中药材品质。加大中药材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有效提升中药材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四要加快商业服务业发展步伐。要通过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扩大农家店服务范围,在便民基础上拉动农村消费增长;进一步支持鼓励百安、大润发等大型超市的发展,优化服务环境,扩大销售规模;鼓励支持住宿、餐饮和农家乐的发展,扩大规模,提升效益。五要全力提升企业服务水平。要继续做好引导企业通过惠企政策降低成本,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着力解决企业管理不善,对市场评估分析不准,而造成产品质量不高、销路不畅、损失严重的问题。

(四)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要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营商环境,抓好财源建设。二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税源应收尽收,加强零散税收的排查征管,切实摸清零散税源,严厉打击税收遗漏。三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企业发展,支持商贸物流业发展,积极培育扶持康华制药机械、渭源县金鸡扶贫等项目建设,使其尽快建成投产达标,形成税收,增加财政收入。四要严控财政支出,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重点保证扶贫、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支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五)进一步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合力。一要紧盯“两不愁、三保障”,集中全县人力、物力、财力,瞄准深度贫困聚焦发力,多措并举强弱项、补短板,着力解决好因病、因学返贫的问题。二要实施好脱贫“五个一批”工程,特别要实施好“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社会扶贫”,确保贫困户多方受益。要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因村因户因人拟定产业发展计划,完善“一户一策”,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三要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科学规划,抓紧建设。进一步完善易地搬迁点的入学、就医、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四要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第二篇:全县“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视察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全面掌握全县“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情况,有效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着力推进全县“十三五”规划的有力实施。9月4日至6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组成视察组,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调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先后深入到清源、路园、会川等11个乡镇的38个视察点,围绕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产业培育、城乡发展、生态保护、工业经济、电子商务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对“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估价

视察组一致认为:“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渭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项目建设进展良好,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快发展。总结全县“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成效:

(一)县域经济平稳增长。预计到2024年底,完成地区生产总值x亿元,比“十二五”末的2024年x亿元增加x亿元,年均增长x%;人均GDP将达到x元,比2024年的x元增加x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亿元,比2024年x亿元增加x亿元,年均增长x%;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比2024年x亿元减少x亿元,年均增长-x%;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x亿元,比2024年x亿元减少x亿元,年均增长-x%;完成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元,比2024年x元增加x元,年均增长8.3%;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比2024年x元增加x元,年均增长x%;2024年完成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x亿元,比2024年x亿元增加x亿元,年均增长x%。

(二)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两高于、一接近”目标,全力打好脱贫攻坚硬仗。通过努力,2024年到2024年全县减少贫困人口x户x人,贫困面由“十二五”末的x%下降到x%。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共实施易地搬迁x户x人,改造农村危房x户,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三年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x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探索建立了全员覆盖的结对帮扶体系、责任明确的监督管理体系、务实管用的全员培训体系、奖惩分明的督查考核体系、到户到人的政策落实体系,有力地推进了全县脱贫攻坚任务的落实。

(三)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县人民政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至2024年全县共谋划实施各类项目24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三年来,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x个,落实到位资金105.5亿元。投资x万元实施农村公路项目建设x公里,实施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x公里。兰渝铁路、临渭高速建成通车,渭武高速加快建设。投资x亿元的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正在抓紧实施;投资7169万元的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工程,正在进行三期商业楼主体建设;投资x亿元的县城区供水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已完成投资x万元。一个个大项目的建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四)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县人民政府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加快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和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国际马铃薯亚太中心引进10个高代品系进行组培扩繁,引进种薯系列等40个原原种新品种试验种植。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万亩,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x家,年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三年新建养殖场(小区)92个,新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示范户x户。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总产量达到x万吨,总产值达到x亿元。启动实施了总投资约x亿元的渭河源水镇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项目,成功承办了定西市首届渭水文化旅游节。积极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项目。2024年、2024年建成总装机规模x兆瓦的光伏电站x个,有效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

(五)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县人民政府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的主攻方向,突出抓了企业培育、招商引资和工业技术创新。全县小微企业达到480家、工业企业达到178家、规上企业达到8家。大力建设工业集中区,“一区三园”工业平台初具规模,园区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建成区面积达到x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的40%;入驻企业73家,总投资达到27.6亿元,稳定就业人数达到x人。田地公司计划投资x亿元建设渭源县马铃薯文化博览园项目,目前已投资x亿元,建成并投入运营生产的富硒马铃薯食品生产线和马铃薯信息大厦主体工程,填补了工业园区企业结构单一的现状,有效促进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县人民政府坚持把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作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的重要举措。组织实施了清源路东段、首阳路东段、火车站站前广场、源泰商贸城、百安商厦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北环路东段、一中南侧、清源路北侧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会川、上湾等5个乡镇小城镇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全县城镇化率达到x%。新建省级、市级、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个,环境整洁示范村x个。实现217个行政村自来水、通动力电全覆盖。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林业生态绿化x万亩,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七)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县人民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筹资1.08亿元新建改建校舍x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全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由“十二五”末的x%和87%提高到2024年的x%、x%。文体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已建成占地27.04万平方米的全民健身场地362个,人均0.77平方米。深化健康促进模式改革,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运行平稳有序。累计输转劳动力20.1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8亿元,有力解决了人民群众吃、住、医、用等方面的困难,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八)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县人民政府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全县各领域改革有序有效推进。持续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服务平台全面启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营改增”和商事制度改革,梳理发布县级政务服务事项851项,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697项,取消停止执行行政审批项目98项。新建的县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9%,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续保率达到96%。认真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全面完成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全力推进“三变”改革,会川、路园、北寨等3个乡镇和15个村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县“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情况是比较好的,工作成效也是比较明显的,但与2024年12月31日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渭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经济指标欠账较大。从2024年、2024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看,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低于规划年均增长x%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低于规划年均增长17%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4%,低于规划年均增长x%的增速;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x%,低于规划年均增长10%的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x%,低于规划年均增长x%的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x%,低于规划年均增长x%的增速。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明显回落,多项指标没有完成2024年、2024年、2024年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要完成“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将面临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不力。一是落地实施项目数量不足。由于谋划论证不充分、前期准备不扎实、保障要素不到位、协调配合不及时,致使“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部分项目不能落地实施。三年来,共实施各类项目245个,占规划总数x个的x%;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占规划国家投资x亿元的x%。二是项目结构不尽合理。主要是已经实施和在建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较多,产业类财源建设项目较少;工业项目建成的较多,正常运行、达产达标、创造利税的较少;招商引资项目达成意向协议的较多,落地实施的较少,资金到位率较低。三是部分项目实施进度缓慢,不能形成有效投资。如县文化综合场馆、全民健身体育馆、一中南侧棚户区改造、S227渭河源景区旅游公路等项目进展较慢,没有按时限要求完成建设任务。

(三)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一是由于我县经济依然是以农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产占比达到36%,马铃薯种薯产业品牌效应不够明显,中药材产业受市场价格因素影响比较低迷,草牧业发展水平较低,整体上看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增收空间较窄。二是工业经济占比偏小,二产仅占经济总量的x%,工业底子薄、基础差、效益低而不稳。全县仅有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少,都是中药材初加工企业,且企业产值大幅下降,对二产拉动支撑作用不强。全县规下企业,大多是中药材初加工和砖厂砂厂等低端企业,效益不高,缺乏应有竞争力。三是电子商务、花卉、食用菌、光伏等新兴产业刚刚起步,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助农增收效果不明显,助推县域经济增长能力不强。

(四)财政收支矛盾逐渐加剧。一是收入持续放缓,收入质量不高。自2024年以来,我县大口径财政收入逐年呈现负增长。同时,2024年、2024年、2024年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9.15%、59.74%、37.18%,非税收入占比过高,财政收入质量不高。二是受税源单一的影响,组织收入难度加大,特别是营改增后,收入下滑减幅明显,商业、住宿、服务等行业发展缓慢。随着兰渝铁路、临渭高速、定渭公路等大项目的相继建成,税收收入持续下滑,财源建设滞后,支撑财政增收乏力。三是财政运转困难,我县财政收入总量小、税源少、规模小、财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一般公共服务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保障压力非常大。

(五)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一是脱贫攻坚难度加大。我县自然条件艰苦,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稳定脱贫的风险较大。预计到2024年底全县仍有未脱贫人口3.3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0.26%,今后两年每年减少贫困人口在1.6万人以上,脱贫攻坚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产业扶贫任务较重。虽然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但由于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限制,帮扶计划执行随意性较大,特别是今年实施的到户产业扶贫牛、羊、中蜂养殖后续监管难度较大,已脱贫户中因病、因学返贫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部分易地搬迁选点不准。因搬迁点离学校、幼儿园较远,缺少卫生室和文化广场等必要设施,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入住率较低,效益发挥不好。四是因省上相关政策调整,致使已实施的2024年第二批村组道路项目停工,造成部分半拉子工程道路毁坏严重、损失较大,基层干部群众反响强烈。

三、几点建议

针对“十三五”规划前三年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建议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主要经济指标落实。一要加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生产和定期研判工作,重点加强对主要指标数据变动趋势分析,认真梳理各项指标支撑要素,跟踪督促抓好各项指标落实。二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大马铃薯良种的培育和供应力度,加快推动中药材、马铃薯、草牧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三要紧盯重点指标,确保三产稳定增长,重点加大对财政八项支出、金融存贷款、住宿、餐饮、服务、旅游消费等指标完成力度,确保每项指标按时序进度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四要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大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有效解决企业营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工业效益持续好转,加强工业企业转规工作,抓好规下企业的生产,使企业效益持续增长。

(二)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一要在工作推进上求突破。要对“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所有项目进行一次全面“回头看”,明确责任部门,逐个进行研判,对因政策变化需要调整的要及时调整,对具备条件的要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二要在要素保障上求突破。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认真梳理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合理配置保障要素,特别对涉及土地、资金等重点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三要在项目争取上求突破。要密切跟踪衔接部门和行业“十三五”期间国家投资政策,以棚户区改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农业项目为重点,指导各乡镇、各部门积极做好项目前期资料的准备工作,积极争取我县申报项目能得到更多支持。四要在优化环境上求突破。要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降低门槛,优化服务,努力营造政策透明、办事高效、服务优良的招商引资环境。灵活运用以商招商、补链招商等方式吸引外界资本注入,吸引外地企业投资,壮大工业总量。

(三)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一要抓好马铃薯良种的推广繁育。要加强新品种培育,扩大种植面积,鼓励马铃薯生产企业发展淀粉加工和主食化生产,提高马铃薯的附加值。二要加大草牧业发展力度。要积极培育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养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三要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要在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建设标准化药源生产基地,提高中药材品质。加大中药材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有效提升中药材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四要加快商业服务业发展步伐。要通过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扩大农家店服务范围,在便民基础上拉动农村消费增长;进一步支持鼓励百安、大润发等大型超市的发展,优化服务环境,扩大销售规模;鼓励支持住宿、餐饮和农家乐的发展,扩大规模,提升效益。五要全力提升企业服务水平。要继续做好引导企业通过惠企政策降低成本,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着力解决企业管理不善,对市场评估分析不准,而造成产品质量不高、销路不畅、损失严重的问题。

(四)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要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营商环境,抓好财源建设。二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税源应收尽收,加强零散税收的排查征管,切实摸清零散税源,严厉打击税收遗漏。三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企业发展,支持商贸物流业发展,积极培育扶持康华制药机械、渭源县金鸡扶贫等项目建设,使其尽快建成投产达标,形成税收,增加财政收入。四要严控财政支出,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重点保证扶贫、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支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五)进一步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合力。一要紧盯“两不愁、三保障”,集中全县人力、物力、财力,瞄准深度贫困聚焦发力,多措并举强弱项、补短板,着力解决好因病、因学返贫的问题。二要实施好脱贫“五个一批”工程,特别要实施好“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社会扶贫”,确保贫困户多方受益。要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因村因户因人拟定产业发展计划,完善“一户一策”,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三要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科学规划,抓紧建设。进一步完善易地搬迁点的入学、就医、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四要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第三篇:十三五规划考点全解析

十三五规划考点全解析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

一、“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可考性90%)

(二)完善发展理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二、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一)培育发展新动力。

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二)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五)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

(六)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

(七)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三、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到二○二○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四、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二)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政策,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优化开发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防治“城市病”,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

(三)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四)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

(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五、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二)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四)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六)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六、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可考性70%)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二)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三)提高教育质量。

(四)促进就业创业。

(五)缩小收入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六)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八)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一)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

(二)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

(三)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厉行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四篇:“十三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XX市xx县区

关于“十三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按照xx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报送xx县区“十三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材料的通知》《xx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XX政发〔2024〕7号)等文件要求,xx县区人社局高度重视,按要求开展中期评估工作。现将评估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软环境

以维护社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目的,今年1月以来,共主动监察各类用人单位31户,协调处理案件15件,涉及劳动者人数818人,涉及金额1521.546万元。办结劳动保障监察案件10件(其中9件涉及支付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1件涉及社会保险类),涉及金额88.4593万元,涉及劳动者人数113人(其中为103名农民工追回工资86.8955万元)。

为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工作的应用,建立健全网格机构,按照区厅要求,实行案件办理数据当月录入制度,今年1-6月累计录入劳动保障监察案件10件。

二、完善机制促进就业

(一)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6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47人,完成全年任务数2200人的70.3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2%,控制在任务

2年“春风行动”招聘会,据不完全统计,当天活动先后进场150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574人次。其中高校毕业生37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18人次,残疾人3人次。此次合作有效的促进了我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四)加强创业指导和帮扶 1.做好政策宣传,激发大众创业愿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大众创业,首先要广泛的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为此,我区以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广泛宣讲我区的创业扶持政策,分析创业优势,解答创业疑惑等,做好创业宣传工作。增强大众的创业信心,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

2.构建众创空间,搭建创业平台

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人社厅《关于确定创建创业孵化基地试点市县的通知》(桂人函〔2024〕777号)和自治区人社厅、发改委、财政厅、国土厅《关于开展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桂人社发〔2024〕10号)的文件要求,积极推动和开展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工作和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试点项目申报的工作,努力构建众创空间,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目前,我区已建成楼宇型创业孵化基地1个,总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可容纳8户孵化企业入驻,目前入孵企业4家,吸纳创业人数4人,直接带动就业12人。企业涉及广告及设计、产品经销、代理等领域。目前有三家企业申请入驻孵化基地,材料正在审核中。

3.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

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以提高群众的职业技能,增强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我区劳动职业技术学校的职能作用,采取长班短班相结合等多种培训形式,有针对地开展就业培训。针对不同创业群体、不同阶段创业活动,积极探索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区域产业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通过选择有市场前景、适合创业的项目,开办了育婴师、保育员、IYB(改善你的企业)和SYB(创办你的企业)等培训班,有效地提升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创业能力。截至2024年6月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育婴师职业技能培训班两期,培训合格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94人。

(五)强化各类协同机制

完善制度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服务,实行统一的招用工备案和就业失业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体系,保障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建立企业劳动用工录用备案制度和空岗报告制度,完善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加强对就业和失业状况的动态监测分析。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xx县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xx县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表中,涉及社保局工作是加快基本社会保险全覆盖,主要是基本养老参保率≥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

1.积极举办2024年农民工技能大赛,引导和激励广大农民工学技能、练本领,全面提升我区农民工技能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稳定就业形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开展多形式就业服务,继续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着力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促进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抓好就业服务政策的落实,做好公益性岗位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审核、审批工作,落实《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政策,做好就业人员动态监测。切实为求职者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加强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监测和统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

4.完善和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和落实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基地场地租金减免、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为非公企业、小微企业等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推动大众创业。

5.根据“美丽贺州·宜居乡村”活动的决策部署,组织开展“服务惠民”专项活动,做好村级就业服务。全面推进就业信息体系建设。将城镇就业服务延伸到全区所有行政村(社区),建成覆盖全体农村劳动力的资源状况信息库。以“网络到村、信息到户、调查入户”为目标,通过配备计算机、就业信息发布终端,安装宽带或无线网络等,将就业信息系统延伸到村(社区),在原来四级连通的基础上提升到自治区、市、县(区)、乡(镇)、村(社区)五级连通。

(二)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继续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加大征缴工作力度,大力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政策,稳步提高参保率,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七、工作建议和意见

(一)建议加大对乡镇、村的培训场地和资金的投入,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能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

(二)建议政府协调各部门配合我区加大开发公益性岗位,满足日益庞大的“4050”、“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需求。

(三)建议在目前上级下达的每年就业专项资金补助额度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

(四)建议完善及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公益性岗位期满又难以社会就业的这类人群的困难,保障其生活水平及各项福利。

第五篇:“十三五”医改规划实施情况报告

“十三五”医改规划实施情况报告 “十三五”以来,我局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改革主线,积极发挥部门职能,认真贯彻落实《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2024-2024 年)》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2024-2024)年》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改革任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规模、装备条件、技术水平显著改善,医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改革综合成效及主要目标实现情况 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十三五”期间,我县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国家、省、州和对口支援帮扶,累计投入资金1.28 亿元,总建筑面积 29940平方米,完成县医院、藏医院、妇计中心、疾控中心和 16 所乡(镇)及 119 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成功申创县医院、县藏医院、县妇计中心为二级甲等医疗机构;投入 186万元,在全州率先建成标准化负压病房 140平方米并投入使用,完善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流程再造 70平方米,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应急能力。为县级医疗机构配备了 dr、彩超、腹腔镜等先进医疗设备和仪器;为乡镇卫生院配置了智能体检系统、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血球分析仪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截至 2024 年 6 月底,全县每千常住人口

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 4.49 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6.3 人,卫生技术人员人均服务面积 22.6平方公里。全县医疗机构房屋总建筑面积43558 万平方米,共拥有万元以上设备 200 余台,总价值约 1666 万余元。三是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由2024 年的 27185 人次增加到 2024 年的 49696 人次,增长率 82%;住院人次由 2176 人增加增加到 4128 人,增长率 52%。引进乡镇卫生院紧缺卫生专业人才 69 名,累计选派 26 名医务人员到对口支援单位进修学习。建立了肛肠、骨科、心内科等重点专科,开展了腹腔镜微创手术、电子胃镜检查、ct 检查等技术。传染病实现有效控制,全县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下降。四是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截至 2024 年 6 月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 2024 年 82.56%提高到现在 99%,全县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大幅下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经费提高到 74 元,服务项目增加到 14 类,全县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 93%,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 95%以上。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健康体检覆盖率均达 100%。

二、改革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落实完成情况 (一)落实预防为主,推动转变卫生健康工作理念。1.全面推进健康2024 行动。2024 年按照机构改革要求,组建了卫生健康局,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县卫健委“三定”方案,明确了卫生健康部门的职责任务,体现了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卫健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三定”方案,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准确把握“三定”方案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加快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职能转变,全面有效履行好各项职责任务。要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加强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推进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贫困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更加注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更加有力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力度,推动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2.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我局坚持一手抓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手抓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一是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成立了由局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负责人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县、乡两级医疗业务骨干组成的医疗救援工作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我县医疗救援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开展。二是建立完善网络信息直报系统。建立了乡镇卫生院与县疾控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乡镇卫生院可通过直报系统在第一时间向县疾控中心提供疾病信息,指导乡镇卫生院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降低人员伤亡。三是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2024 年县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二级乙等”疾控机构。2024 年投资 2675万元建立了康北片区包虫病康复治疗中心 7550平方米,已于 2024 年竣工验收投入使用。2024 年县委、政府落实疾控中心创建“二级乙等”

疾控机构资金 615.718 万元,用于采购完善各类仪器设备,提升信息化建设力度。积极争取锦江区疾控中心对口帮扶力度,落实帮扶资金50 万元。3.健全公共卫生投入机制。2024 年以来,中央、省、州、县及时足额配套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应急、重大传染病防治等补助经费。为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效开展,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分配和使用管理,切实提高补助资金整体使用效益。2024 年我局制定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方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费用分摊权重系数进行了调整,提交县委、政府同意印发各单位执行。4.开展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县爱卫办每年组织全县爱国卫生成员单位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创造群众健康的良好环境,有效预防和控制春夏季传染病发生与流行、全面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一是认真开展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和手机短信、微信媒体,加大宣传搞好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爱国卫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组织各单位、各乡镇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周末大清扫”行动,对所辖区行政村、公路沿线、河道、院内院外开展垃圾清除、污染治理和街面卫生大整治活动;三是开展以春季灭鼠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活动,采取孳生地治理和药物消杀相结合的办法,有效降低老鼠、蚊蝇、蟑螂密度;四是开展春季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城乡居民和在校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

式。(二)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2024 年 10 月,我县全面推行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集卫生、医保部门专题研究,制定印发了《县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统一制作了分级诊疗政策宣传手册,并召集各乡镇负责人培训讲解,各乡镇再组织宣传到村组,让全县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人人知晓。我县在执行分级转诊政策中,借鉴省内外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分级诊疗制度顺利实施,方便患者就医。一是建立县域医共体。2024 年 5 月,我县出台《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方案》结合乡镇卫生院所处地理位置与业务发展短板,以 4 家县级医疗机构为牵头单位,18 个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组建县域医疗共同体。县级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协调相应片区及受援单位制定医共体实施计划,统筹落实具体任务,定期梳理、分析和上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 4 个医共体协作片区中心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以点带面带动全县 16 个乡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全县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队伍总体稳定且待遇水平合理提高。二是调动基层人员积极性。出台了《县医疗卫生人才激励机制(试行)》,为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全面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在局机关成立乡镇财务核算中心,在 18 个乡镇卫生院实施“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制度,由乡镇核算中心负责核定乡镇卫生院收支情况,做好经费预算、管理及使用。按照“政府主导、财政补助、核定收支、绩效考核、合理分配”的原则,每年由局机关成立绩效考核小组,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实施目标绩效考核,按照

考核结果兑现补助,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乡村医生管理制度和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机制,加强对乡村医生规范管理。乡村医生可通过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基药、处方等获得相应补助。三是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对象全覆盖、服务个性化、就医便利化”的要求,由 18 个乡镇卫生院医生通过包村联系的方式,进村入户向签约家庭宣传便民惠民政策,区域化推进签约服务,签约服务覆盖率达 80%以上,其中贫困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 100%,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 90%,常住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 62%。(三)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调整充实了县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发改、财政、人社等单位为成员。制发了《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县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明确改革主要任务、实施步骤、时间安排及医改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二是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县财政对 3 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收入进行认真核算,采取多元化补偿形式,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通过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三是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根据《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医疗技术服务项目调整表》,将公立医院门急诊诊查费、住院诊查费、护理费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收费适度上调,并纳入医保报销,同时下调ct 等大型设备检查、检验项目费用,群众看病就医费用明显降低。四

是强化重点专科建设。在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帮扶下,县人民医院建立了肛肠、骨科、心内科等重点专科,开展了腹腔镜微创手术、电子胃镜检查、ct 检查等技术。县藏医院在州藏医院的帮扶指导下,建立了藏药浴中心。县人民医院加强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州人民医院开展了远程会诊,及时会诊疑难杂症。与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建立了专科联盟,不断拓宽医院业务范围。五是深化医院分配制度改革。修订完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考评办法》,对公立医院改革试行效果评价,督促各医院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合理确定医务人员收入水平,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突出贡献人员倾斜。六是创新医院人员编制管理。全面实行编制和新增人员备案制,医院在人员控制总量内制定并执行用人计划,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县编办批复县人民医院员额编制 70 名,为医院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根据规定自主拟定岗位设置方案,按规定公开招聘、直接招聘并实行备案制管理。(四)建立完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1.基本医疗保险整合情况。一是按照机构改革要求,2024 将县人社局下设的医疗保险局升格为县人民政府组成局,下设基本医疗事务中心负责统筹基本医疗保险相关业务,各医疗机构均设医保办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医疗保险日常工作,正在逐步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口服务、一单制结算。二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于 2024年 7 月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医疗救助二类对象进行长期保障,县级医疗救助金上划400万元作为州级统筹资金进一步对医疗救助县外

一单制结算工作进行保障。三是执行省统一的“三个目录”(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服务范围),我州藏药自制制剂(含各县市特色制剂)大部分按要求和程序也纳入,我县俄色制剂正在申请纳入。四是目前我县医疗保障业务从中心到两定机构统一使用核三系统(县人民医院和县藏医院已开通接口实行异地联网结算,18 个乡镇卫生院使用核三医院前台端系统)。五是严格执行州级制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报销办法,基金实行全州统筹管理。六是在制定整合方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执行全省统一的目录,于 2024 年 7 月将原由民政部门负责的医疗救助工作划转至医疗保障局负责,于 2024 年底将由原发改部门负责的药价管理工作划转至医疗保障局负责,于 2024 年 7 月 1 日将原生育保险整合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方面。一是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方面,我县通过政府统筹、医保牵头、部门配合、乡镇具体实施的模式开展筹资参保工作,“十三五”期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基本维持在 95%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率保证 100%;城镇职工由各单位组织参保,始终保证100%全覆盖。二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国家制定的最低筹资标准进行参保缴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财政全额代缴一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严格按照我州制定的城镇职工参保缴费相关规定执行。三是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定点医疗机构协议开展医疗保险工作,医疗保障局按照协议规定开展监管工作,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十三五”期间做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四是“十三五”期间,州级

多次统筹调整了医保待遇、门诊统筹、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等,目前执行良好。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可用于异地就医联网结算。3.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情况。我县尚未全覆盖实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已经全面执行总额付费,2024 年年初开通按病种付费;18 个乡镇卫生院现已完成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目前正在推进医保接口开通工作。4.重大疾病保障机制。按我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只有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就参加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报销比例、统筹水平等均按照全州统一办法执行。从 2024 年 7 月 1 日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相关规定全部纳入医疗救助二类对象,执行保障待遇。(五)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我县 2024 年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执行药品集中统一采购政策。全县医疗机构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管理相关政策,县卫健局适时对各单位开展药品采购和管理工作的监管。一是认真做好药品采购“五统一”,全县 21 家单位严格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统一在“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采购药品。除中药饮片外,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二是严格监管“非基药”采购。我局严格执行县、乡两级医疗单位非基药采购制度监管,严格落实备案管理工作,确保非基药采购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三是加强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为解决医疗机构常用低价药品短缺和供应不及时的困难,我局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及时统计上报我县常用低价药品需求,并要求乡镇卫生院正常储备常用药品,保证临床需求。四是全面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在药品采购中我县全面推行“两票制”,加强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

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结算配送费用。通过“两票制”的实施,切实减轻了我县医疗机构和流通企业票据审核、管理,有效保障了药品的及时供应。(六)加强全行业综合监管印发了《卫计系统行业作风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县卫生健康系统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方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县卫生健康行业乱象治理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明确了全系统突出问题乱象治理的具体内容、治理范围、治理目标和治理工作相关要求。一是不断规范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运用医疗“三监管”平台,严格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使用耗材、药品情况进行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查处。结合平安医院创建、网络信息领域乱象治理及扫黑除恶等工作,着力整治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整顿和规范医疗秩序,推进我县卫生健康行业突出问题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严厉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利用广大群众力量,通过设置举报箱、举报电话等方式,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违规违纪行为进行监督,同时督促各医疗卫生单位利用“廉政教育”、“中心组学习”等契机定期组织单位职工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积极配合县纪委派驻纪检组,对违规违纪现象进行走访排查。截至目前,共计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1 件,我局通过召开局务会议对涉事人员进行了研究处理,相关处理结果已上报县纪检监察部门。三是坚决打击联合欺诈骗保行为。将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治理与扫黑除恶治乱工作共同推进,对县域内各医疗单位医保报销情况进行抽查,对已报销患者资料进行再核实“回头看”,未发

现欺诈骗保行为,医保基金使用安全平稳。四是着力整治各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出动执法人员 4 次,发现多点执业问题 1 起,给予警告处分;发现诊所使用非技术人员执业案件 1起,经立案调查对涉案诊所实行行政处罚;发现卫生院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案件 1 起,给与警告处分;接群众举报开展无证行医事件 1 起,经核查,不属于非法行医事件范畴,以上发现问题均已整改完毕。(七)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抓好人才培养。“十三五”期间,省市对口帮扶单位先后选派 58 名医疗卫生管理和技术骨干到我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帮扶指导,为我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各类人员 128 名。通过送出去的方式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分步实施,先后选派 26 名技术骨干到成都、西藏、广东进修学习。二是提升人才素质。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转岗等培训工作,组织医务人员务实进修,开展医护人员业务培训,促进基层医务队伍整体水平提升。积极派员参加全科医师转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职医务人员专升本脱产学习等培训项目;全面推进实施基层卫生“三个行动”,重点开展了 b 超、检验、放射、心电培训。三是注重网底提升。每年组织乡村医生和村级药具员集中理论学习培训,提升医技水平和服务能力。选派 30 名村医参加省三州民族地区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项目;实施 6 名在职村医定向培养。(八)加强信息化建设我局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成立了卫生健康信息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推进全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24 年我县投入资金 100 万元,在县疾控中心建立了传染病监测报告

系统、计免冷链系统、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监控系统、实验室诊断系统和实验室病原学快速检测等系统,疾病监测、报告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得到全面加强。二是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县级 3 家医疗单位和 9 所乡镇卫生院建成了电子处方、电子病历系统;实施了医院 his 系统与医保有效连接,实现了一站式结算服务,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积极配合州卫健委实施了县藏医院、妇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设备安装。在县人民医院建立远程继续教育中心,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在新建立的系统测试、试运行和运行中,对各医疗单位负责信息化建设人员进行了多次集中培训,要求人人过关。经过培训各单位信息化人员都能熟练地运用信息系统开展工作。(九)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一是持续深化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县财政按缴费标准全额代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 100%。卫生扶贫基金自 2024 年建立以来,累计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患者 3975 人次,救助资金 670 余万元,贫困患者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 5%以内。二是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医疗控费政策,按照医保目录范围开展诊疗、检查和用药,严格掌握出入院指征,坚决防止住院标准过宽,压床、挂床住院等不合理医疗和违规行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达 95.8%。三是稳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和健康体检服务。我局整合县级医疗卫生资源,深入各乡镇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免费健康体检,覆盖率达

100%。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率达100%,慢性病患者管理率达 90%以上;四是全面消除“空白点”。逐年实施了全县 151 所村卫生室建设,配备了合格村医,统一采购了药品、器械等医疗设备。全县 18 所乡镇卫生院全面达到标准化建设,并具有至少一名执业(助理)医师。开展了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和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清零行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制定整改清单和整改方案,逐项整改落实,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健康保障。(十)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是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抽调县委办、政府办、卫健局、交通局、统战部、宣传部等重点部门人员组成指挥部办公室。二是组织医务人员、公安干警、民兵和交通执法人员成立仁达、泥巴、朱倭三个检疫卡点防输入工作组,及时控制重大疫区人员流入。三是投入 129.5 万元用于抗疫工作,投入 415 万元建设完成北路核酸监测中心实验室,新建标准化负压病房 140平方米,为疫情防控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在全县医疗单位设置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哨点),同时科学布置居家隔离、集中医学隔离、隔离医学治疗点,分类分级开展隔离工作;四是严格人员出入管理工作,建立网格化防控方案,加强复工复产复商复学、返乡返岗人员管理,强化各项工作管理流程,以湖北武汉及其他省外重点疫区人员为重点,对辖区内外来人员进行摸排调查,及时隔离重点疫区人员 35 名,严格按隔离工作流程进行隔离观察后再实施解除隔离。五是深入开展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疫情防控工

作专班机制,从县到乡、乡到村、村到组,组织力量压实责任,形成专班。六是及时支援道孚抗疫,向道孚县支援防护服 200 套、n95 口罩 150 个,先后派 4 名业务骨干前往道孚开展防疫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出动检测排查人员累计32466人次,检疫点排查车辆累计14478辆49218 人,网格化排查累计 14.291 万人次,医学观察人数累计 1599 人,解除隔离医学观察人数 1599 人,接收核酸标本 3000 余份(道孚籍标本 1500 余份,北路 8 县标本 1500 余份,在检测过程中确诊色达籍 1例病例,并及时向色达提供血气分析仪、治疗药品和氧气),建立农村工作专班县级 1 个、乡级 16 个、村(组、社区)362 个。

三、“十三五”医改的主要困难问题 虽然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前进道路上任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任然比较突出,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距离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医药卫生改革的综合性、系统性、协调性还不够,公立医院改革在补偿机制、人事分配、法人治理等关键环节还没有重大实质性突破,医疗、医保、医药缺乏稳定性和高效衔接。二是公共卫生仍然面临巨大挑战,重点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居民疾病谱变化、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叠加,城乡居民健康需求不断升级,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基层技术人员不足、人才匮乏,服务能力尚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城乡医务人员收入差距仍然

比较大,医学毕业生不愿到基层、现有技术骨干留不住、村医队伍老化严重青黄不接的问题十分突出。乡镇卫生院不仅要承担公共卫生还要承担大量的诊疗业务,全科医生比例不足,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四是医改投入不足。基层医改是一个以财政大量投入为特点的民生工程,服务体系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都需要政府大量投入。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列入预算,及时足额补偿到位。(二)巩固“三医联动”改革成果。健全公立医院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完善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监测和考核制度,完善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建立合理薪酬动态增长机制,破除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逐利机制。(三)深化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促进资源要素和功能融合,加强州对县、县对乡、乡对村的资源要素和功能融合,集聚人才、技术、资源,切实降低管理成本,形成管理、责任、服务、利益共同体。推动服务导向转变,建立有效运行的医联体工作体制机制,通过医保基金的杠杆撬动,发挥医联体双向转诊机制优势,实现医学人才、医疗资源、疾病病种的有效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县级医疗服务。(四)推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推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和医院章程制定,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制

度。全面推开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建立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机制。(五)推进县域综合医改试点。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思路,推动县域医共体内部人事、薪酬、编制、绩效等改革,提升县域医疗健康综合服务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特别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需要政府各部门分工协调、分阶段有重点地积极推进,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下更大气力,才能让相关工作真正“落地生根”。

全县“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视察报告[5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