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班主任教育随笔(五篇材料)一号文库
- 小学生班主任教育随笔(五篇材料)一号文库
- xx中学贯彻落实《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实施方案一号文库
- 县委书记在县政协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一号文库
- 小学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方案一号文库
- 墙体拆除、砌筑施工方案一号文库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育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一号文库
- 副县长在全县第一季度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号文库
- 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范例[五篇范例]一号文库
- 学生致白衣天使的一封信作文一号文库
- 开题报告-船舶吃水量采集与显示系统的设计一号文库
- 年建设工程和环保工作要点一号文库
- 推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思考一号文库
- 灯具、吊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一号文库
- 1.3第2课时直线方程的两点式、截距式同步练习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一号文库
- “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个人剖析材料一号文库
- 2024年干部在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动员会议上的讲话(五篇模版)一号文库
- 在全市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督导会议上的讲话一号文库
- 2024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拍手歌(相关资料)一号文库
- 中小学 秋季疫情防控、开学和教育教学工作方案一号文库
- 在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上的发言材料一号文库
- **镇重点地区治安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一号文库
-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安全责任书一号文库
- 关于落实三个规定倡议书范本(含五篇)一号文库
- 餐饮空间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号文库
- 关于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自我解剖材料一号文库
- XX场垃圾治理工作方案一号文库
-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号文库
- 2024年×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会讲话一号文库
第一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研课标说教材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研课标说教材
今天我研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简单解读课标和教材。说课标是从课程性质及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来说的,说教材主要是说它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编写内容以及立体式整合。说建议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说课标
(一)课程性质及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基本理念出发,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最终以实现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一目标。
围绕总目标,课程标准又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按照年级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一二年级第一学段,三四年级第二学段,五六年级第三学段,七到九年级是第四学段。各学段目标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整体推进,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二)课程目标
下面,我将以我所执教的二年级为例,简单阐述一下第一学段的目标。
1、识字与写字
认识常用识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2、阅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和自己喜欢课文片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意思,并主动积累词句。
3、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5、综合性学习
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图文或者口头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学段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第一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我归结本册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识字与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250个汉字,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并且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继续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阅读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背诵优秀诗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万字
3.口语交际
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并且愿意主动与别人交流,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4、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内容,想象中的事物,并且能运用积累的词语,能根据表达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说教材
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解读:
(一)编写体例:
本册教科书由25篇课文组成7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一个识字单元。每个单元有3—4篇精读课文,包括课后练习题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在第一单元后面编排了快乐读书吧,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4次。
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等栏目。其中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每个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写话,口语交际轮流出现。
教材课文总共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编写,例如:八个单元分别是围绕春天,关爱,传统文化,童心,办法,大自然的秘密,改变,世界之初 来编写的,教学时应围绕每个单元的重点进行教学。
教科书有三个附录: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的450个生字和要求书写的250个汉字以及要求会写的词语。
(二)编写特点
1.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天性。
2.自然渗透立德树人,注重文化传承,涵养品格
3.关注方法,策略,激励发现,探究
4.紧密联系生活,重视迁移与应用
5.统筹规划,引导大量阅读
6.夯实基础,循序渐进,平稳过渡
(三)内容结构:
1,识字写字
本册教科书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的顺序。识字采取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即随文识字,也通过专门的识字课以及语文园地栏目中的识字加油站进行集中识字。
写字方面,在一年级书写汉字的基础上,二年级也不再呈现新笔画,要写的字也不在做笔顺跟随处理。
2.阅读
本册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弘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等思想内容的课文,如《邓小平爷爷植树》,《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也有充满童心童趣的课文,如《沙滩上的童话》,《蜘蛛开店》。课文体裁多样化,有童话,寓言,诗歌,散文等等,这些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课文充分体现了教科书教书育人的价值。
3.口语交际
本册教科书的口语交际,无论是长大以后做什么,还是推荐一部动画片等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4.写话
本册教科书的写话重在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在话题的选择上,也注重与学生的经验和想象世界相联系,如:让学生写自己的好朋友,看图编故事等等。
(四)立体式整合:
1、横向看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每个单元的教材内容,每一个专题从课例到课后题,从语文园地到我爱阅读,每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2、纵观六册部编版教材,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过的《春夏秋冬》,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编排的《古诗二首》《找春天》《邓小平爷爷植树》以及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即将学到的《绝句》,《惠崇春江晚景》等内容都是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编排的,虽然题材各异,但是都表现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从而尽显春天的美好。
三、说建议
(一)说教学建议
1.识字教学
(1)在备课、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更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也要提倡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独立识字,更要鼓励孩子用自己最喜欢方法去认记汉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四步:
第一步:预习课文,自主识字。第二步:小组合作,识字过关。
第三步:形式多样,加强巩固。第四步:活学活用,课外延伸
写字教学:
(一)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姿势端正,书写规范整洁
(二)加强对课文中易错字的书写指导。
2.阅读
(一)以读为本
教学中我提倡学生要多读课文。并且倡导学生在读书中学会积累
(二)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
即:重视老师的范读。选择恰当的读书类型,在体验感悟中学会朗读
(三)重视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
3.口语交际
教学中应注意:
(一)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二)创设交际情境,形成多角度的交流互动。
(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交流。
例如学习《春天里的发现》,我是这样设计的:
找,让学生课前去寻找春天并且收集有关的资料图片。
看:课堂上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关春天美景的视频资料
听:让学生闭上眼睛去倾听春天的声音
说:让学生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
比:小组内比一比谁说的最好
评:评出说的最棒的孩子
画,写:可以画出或者写出自己感受到的春天
4.写话
本册教材安排了适量的写话练习,是为了向中年级平稳过渡。教师自己完全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小练笔。
(二)说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老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在评价学生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善用激励性评价
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在教学时对学生的整体水平既要肯定又要委婉地提出新的要求,还要设法找到学生的过人之处,给予激励,促使其产生更高的需求,教师要通过评价促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
2、体现多元化评价
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起来,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等方式,也可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方式。
3、加强主体评价
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4、注重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指对学生日常语文学习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1、立足课本,挖掘语文资源
我们的课本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合理的整合利用教材,创造性的活用教材,可以将拓展阅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阅读资料,巧用课文中插图使探究立体化,挖掘文本创新点改编、续编故事,在拓展延伸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联系生活,创建环境资源
合理地利用学校的文化展板、教室的班级文化建设等场地,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如果我们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说教材研课标
研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教材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将按照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的流程进行研说。说课标包括说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学段目标和本册目标,说教材包括说教材的编排体例、编写特点、内容结构和立体式整合,说建议包括说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说课标,明方向。
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了解到小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以三个维度来呈现的。
语文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能说普通话;能力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并能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下面我们再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了解一下学段目标。小学阶段,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分为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从五个方面的学段目标可以看出,三年级所属的中年段是学生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册目标是在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将从识
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分别阐述。识字与写字方面要求学生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阅读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并积累运用语言。口语交际方面要求学生认真倾听,能初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习作方面要求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综合性学习方面要求学生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二部分:说教材,知结构。
首先来看教材的编排体例,本册教材包括目录、八组专题、8篇选读课文和附录。每组专题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导语主要是为了点明主题,提示要求和重点;每组专题的课例都包括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而承担着回顾拓展的语文园地,仍然有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栏目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附录包括生字表
1、生字表2和词语表。
下面我们再看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第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第二,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本册教材在第二单元和第五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这两次综合性学习涉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
第三,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本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更加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第四,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
第五,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第六,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本册教材加大创新力度,对每一篇、每一单元的图像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编排,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立体式整合:我将小学语文十二册教材的专题进行了一下整合,这其中有名人的专题,动物的专题,爱祖国爱家乡、生活、了解大自然、观察、爱、四季、爱护环境、科技、文化艺术、动脑思考这些专题。以“爱”这个专题为例,通过整合我们可以看到,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关爱他人”、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奉献与关爱”、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可贵的亲情友情”、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间真情”、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诚待人”都是围绕“爱”的主题展开的。
第三部分:说建议,重实施。
首先说教学建议。我主要从识字与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四个方面来说。第一,识字与写字方面:(1)、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识字量,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2)、随着学生识字量、写字量的增加,生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要让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积累和巩固所学的字。(3)、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注意写字质量。第二,阅读教学方面:(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4)、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感悟。
(5)、开展合作学习,组织全班交流。第三,口语交际方面:(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培养能力。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失地进行教学。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情境的创设,要体现中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3)、全员参与。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4)、引
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学生参与评价,会促使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第四,习作教学方面:(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要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其次说评价建议。
(1)善于用激励性评价
教师要善于用更多的赏识和赞美,使每一个学生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
(2)注重运用导向性评价
评价时我们要明确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学生指明方向。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
(4)评价要敢于批评,指明方向
教师要敢于批评,善于批评,客观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学生从中有所改进和提高。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开发利用教材资源
利用文本插图,在拓展延伸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
利用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联系生活,创建环境资源
教室的板报、校园的宣传栏、文化墙、图书室、阅览室等都是学生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价值资源。
(4)组织实践,开发地域资源
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去感受校园外的语文,拓宽学习空间。远的不说,就说我们附近的香草园,就是学生拓展视野激发灵感的好地方。
真正做到语文高效课堂的标准 :目标明确,训练扎实;思路清晰,省时高效;教学评价,真实有效;衔接课外,学一通百。
研说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教材,并以教材为载体---把握语文新课标,构建高效新课堂。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今天,我将与大家交流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方面与大家交谈。第一方面说课标
总目标: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能说普通话,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学段目标:识字与写字方面(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能力。阅读方面(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3)能阅读肤浅的课文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话方面: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口语交际方面: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流,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二方面说教材。
我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来谈。
(一)编写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如第三组,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爱祖国、爱家乡。接着,是四篇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这四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迷人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这一组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并能激发他们渴望了解家乡和赞美家乡的感情。“语文园地”里“我会读”给出的是“敕勒歌”,向我们展示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广阔的草原画面。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将学习前面几组课文所获得的情感体验迁移运用于家乡的了解,热爱方面,畅谈家乡的丰富物产,美丽景色以及家乡的变化,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展示台展示的是有关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以此来认识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动脑的能力。(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的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从这两个栏目的名称可以看出,是针对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实践活动而设置的。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宽带网”是借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它所蕴含的主要作用是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它们虽然形式不同,但表达的是同一个目的,那就是,以具体的实例向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结合学过的课文或一组课文,应该拓展哪些方面的知识。(3)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找春天》,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小鹿的玫瑰花》,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有反映首都风貌的《北京亮起来了》,有倡导动脑动手、勤于思考的《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有引导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最大的书》,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质、感悟做人道理的《画家和牧童》,《我为你骄傲》,《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还有《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阿德的梦》介绍科学知识的作品。它们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有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一般是四道题。有“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或“读读背背”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除了上述题型外,多数课文后面还安排词或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有侧重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如,渐渐地—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有侧重于词语的积累和拓展的(如,弯弯的小路),有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合作探究的学习(如,“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5)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既方便教师的“教”又易于学生的“学”,教科书由“教本”转变为“学本”;其次,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这样编排,不只是让学生学习汉字,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其养成善于发现的习惯,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把方法运用于其他学习活动之中,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发现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再次,教材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领和学习收获,使其不断产生成就感;(6)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用性。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是语文学习一项长期的任务。本册教材继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识字,扩大识字量,不受教材规定的识字量的局限。阅读方面,六篇选读课文可根据教材情况灵活处理,如,春的消息,可引导学生阅读,或课外自主阅读,或作为朗读检测的材料,或作为朗读比赛材料。
(二)编排体例: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排,体现语文课程的特点。编排体例是简短的导语---优美的4篇精读课文,个别单元出现1篇略读课文---内容丰富的语文园地知识。之后的几个单元也都如此,围绕一个专题把各项教材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内容结构:本册设计了八个专题:分别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正确的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学的世界。每组教材包括导语,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本册共有32篇课文,四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从横向看,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从纵向看,每一单元主题内容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都有不同层次的体现,例如本册第二组体现了“奉献与关爱”的主题,在第一册《平平搭积木》已经体现出来。一年级下册第二组也凸现出来,如《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在二年级上册同样体现出来,如《窗前的气球》、《假如》、《日记两则》等。在其它册里都有体现。第三方面说建议。
教学建议:(1)要注意把握同组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备课、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真正发挥教材整合的教育教学效果,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随时挖掘和运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不要拘泥于教材,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2)识字和写字方面: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400个生字,这是下限,应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文以外的渠道,增加识字量。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规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阅读方面: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生对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对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一要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无意义,无价值的问题。二要注意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题,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阅读的感受。(4)口语交际教学方面:在教学时,应重视情景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
评价建议: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实施评价,应注意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本学段目标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1)识字与写字的评价: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识字的能力,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2)阅读的评价: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评价学生朗读课文,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默读,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考察,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3)口语交际的评价: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4)写话的评价:写话评价要根据本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写话水平的发展,重视对写话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话的兴趣,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予以鼓励。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文本中的插图,文字介绍,以及报刊网络等,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着巨大的帮助。(2)自然资源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比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观察春天的变化,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增进了与自然的融洽,也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3)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的阅览室,走廊文化以及校园文化,这都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语文素养的课程资源。(4)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借助于网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学习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实践证明,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四篇:研课标说教材
教材研读:让“教学之花”更加绚烂
____习作教学:“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教材研读稿
实验小学:吴国萍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我是实验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吴国萍。现在,我将代表我们团队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教学“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进行教材解读,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下面我将从目标、教材、建议三方面对本次习作教学进行细致解读。
一、说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五年级习作教学提出的总目标是:能做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学段目标:
五年级属于小学的第三学段,《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年级的习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三)单元目标:
这个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教学这四篇课文要达到的目标:一是让学生从文本中直观的感知什么是感动的事,进而感受感动这种情感,从而受到启 1
发。二是在四篇范文中通过老师的引领,让学生学会一些作者的表达方法。三是将感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去发现身边更多感人的事。
(四)课时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列提纲;能选择一件感动的事情写下来;把事情写具体;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不拘形式的写下事情的经过;通过引导、合作、交流等方式,领悟表达方法,并经过由句到段的训练,学会习作运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重点:引导学生选材和学习列提纲;将事情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将事情写感动。
二、说教材
(一)编者意图:
纵观整个单元文章,结合单元目标,细细思索,我们认为:编者选编这样几篇课文、设置这样一个习作训练,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习作的能力,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做出明确的示范、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事情属于“令人感动的事情”、怎样表达情感能够做到打动人;可以选择怎样的习作方法和表达方式来完成这篇习作。最后,将感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去发现身边更多感人的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足够的铺垫。
(二)编写特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有散文、有小说,内 2
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几篇课文在表达方法上也各具特色。
(三)编排体例:
本册书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不同的主题,本单元安排在本册书的第四组,以“感动”为主题选取了几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故事,这四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付出,带给我们的都是感动。
我们认为:这样编排,其目的是通过习作对本单元的主题进行升华,让学生也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表达情感的愿望,从而达到习作训练和运用的目的。
(四)内容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内容是文章的血肉。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内容,非常接近本学段的学生,都离不开“感动”这一主题,但是这几篇文章在表达方法上又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有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文章《金色的鱼钩》;设置悬念,在故事结尾达到了震撼人心效果的《桥》等。每篇文章都各具特色,但又始终贯穿着一条“感动”的主线。从多角度向学生展示了习作内容的丰富性和取材的多样性,这样在习作中学生有了更多的借鉴和启发,再去完成一篇习作就容易多了。
(五)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本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是“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纵向比较来看,本次习作既是三四年级写事的文章的延伸,也为六年级叙事的文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横向比较来看,是在前三个单元作文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留心观察、积累素材、将文章写具体、写通 3
顺,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
(过渡:以上是我们对目标和教材的解读,但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解读目标和教材就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将个性化的理解和教学设计落地生根,真正地落实到课堂中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依托我对目标和教材的理解,我从教学、评价、课程资源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建议。我们建议本次习作教学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一是明确要求、指导选材;二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指导审题建议】
本次习作的要求十分明确,即“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但是,由于我们班学生基础较差,不善审题,导致写作时的盲目。比如:题目要求写“一件”事,学生在习作中偏偏写两件或几件事。再如:写“感动”的事,部分学生肯定会出现在全文中找不出一处表现感动的语段的现象。针对这样的学情,我们建议:让学生在习作前多读习作要求,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来明确要写的是“一件”事、是“感人”的事。在明确习作要求的基础上再去选材。
【指导选材建议】
可是在选材时,该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来写一件事呢?这也是本次作文教学的难点。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但还不善于发现和积累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针对这样的学情,我们建议:在进行本单元之前,先引领学生阅读“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动”,提示学生寻找、发现、搜集生活中令他感动的事例。既为口语交际做好了铺垫又为习作的选材打下了基础。
但是问题又来了,我们班55个学生中那些基础较差,在表达方面常常词不达意,作文缺乏灵气的学生,他们是否懂得选材呢?针对这样的学情我们建议:习作前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事是感动的事,它与我们以前写的“难忘的”“有趣的”事有什么区别。我想应该先引导学生理解“感动”,让他们懂得感动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共鸣、感动是触动人心的瞬间、感动是无私的付出。再提示学生回忆这四篇课文触动心灵的片段,引领学生走进感动、品味感动,这样自然而然的解决了本次习作选材的难点。
【指导写具体、感人建议】
选定了习作的内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把这件事情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从而突破本次习作教学的难点呢?
我们建议:首先,引导学生学习采用列提纲的方法,让学生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列出提纲,给自己的习作定好框架,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这样就不会在习作中丢三落四了,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自然就写完整、写具体了。老师可以进行列提纲的示范,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列提纲。
但是怎么把事情写感动就有些困难了。因为我们班的学生虽然已经五年级了,但是大部分学生还不善于表达真情实感,常常无病呻吟,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感情漠然,很难被感动,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老师、同学等人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所以他们很难把事情写感动。因此,针对此学情,我们建议:引导学生抓住“感动”的瞬间来写“经过”,写出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写,恰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以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做范例,让学生感知如何将感动的片段写具体、5
写感人。如:《金色的鱼钩》,它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抓住了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来体现老班长的精神品质的。教给学生学会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把片段写具体、写真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无需无病呻吟,自然而然,就把事情写具体写感人了。
2、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激趣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介于此我们建议:在教学中采用“激趣法”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在导课时我将先出示一组照片,这组照片记录的是发生在我们班的一个真实的事例。我们班有一个智力残疾的孩子。她走路很慢,总是跟不上大家的脚步,过马路时她总是无助的等待着“大部队”的到来,才能夹在人群中摇晃着穿过马路。但一次偶然中我发现了另一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她的身边,那是我们班的文艺委员,她们住在一个小区,虽然她身形弱小但是她好像一个大姐姐似的搀扶着那个无助的孩子,和她一起过马路、一起上学、一起追逐大家的脚步,而且长年累月、风雨无阻的坚持。因为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我相信在音乐的渲染中,在照片的直观刺激下,一定能打动每个学生的心灵,从身边的故事入手也能迅速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
【习惯培养建议】
但是写作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和培养学生自主习作的意识和习惯。那么如何去培养呢?我们建议:平时从阅读抓起,多给学生阅读的机会,因为读是写的基础。而我们班学生并不特别喜欢阅读,6
让学生在家阅读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本学期在我校“书香校园”活动的基础上,我继续坚持利用每周两节的阅读课,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静心阅读、认真摘抄并写出小小读后感。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中积累、从阅读中提高,从阅读延伸到习作,让他们渐渐地养成愿意表达的愿望、自觉习作的习惯。再如,在这节习作课上,我会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养成列提纲的习惯、养成修改的习惯、养成互相交流的习惯等。
(二)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写作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介于此我们建议:准备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开发他们的潜能,给不同程度的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在本课教学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结成小组,进行交流,让学生互评习作,在互评时,就更容易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和自己的不足。在组内,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互相修改习作,互相评价语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规范、整洁等。真正做到互评互助,促进发展。学生最终形成作文成稿后,老师通过优缺点的评语表述和等级评定来给予评价,也可以展示优秀范文,达到再次激励的作用。这也就体现了语文课标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理念。
(三)课程资源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学生的作文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源之 7
水”。
因此,我们建议:在这节写作教学课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利用身边发生的事情作为习作的素材,也可鼓励学生从课外搜集和寻找素材。
以上就是我们团队对本次习作教学的个性化解读,我们也期望着将自己的解读成果切实落实到课堂中去,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当然,我的教材研读结果是我们团队智慧与力量的结晶,我的研读稿,原本是按照说课稿的形式来做的,后来在我们小组的共同研讨和努力下才形成了最终比较成熟的教材研读稿,所以我也切实感受到了团队存在的意义,我们团队将会继续发挥集体的力量,将集体教研进行到底。感谢各位专家评委的耐心聆听,并恳请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第五篇:说课标说教材研说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说课标说教材研说稿
作为教师,我们要高占位把握课标,立体式驾驭教材,下面我就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长方体
(一)》的内容与大家交流。
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特色、教学建议三个方面九个点与大家交流。
说课标它包括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以及立体式整合。
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
我从第二学段目标和第五单元的课程内容两方面谈谈对课标的理解。
(一)学段目标 结合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对“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的要求进行说明。
知识技能: 1.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2.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问题解决:
1.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3.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办法。情感态度: 1.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
3.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4.养成良好的数学品质。
(二)课程内容
依据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我将从以下四方面对本单元的课程内容进行说明: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点及其展开图。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展开与折叠、寻找规律等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数学思考:
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解决: 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
情感态度:
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说教材
在说教材中,我将从教材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和立体式整合四个方面来说明:
1.编写特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本单元着重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在充分的探索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对于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学习,教材没有采取直接告知的形式,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归纳结论。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索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通过剪一剪、比一比、量一量、描一淼=描等方式,自己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再通过交流,逐步归纳、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积累研究图形的方法和经验。
(2)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教材先呈现了一个长方体与它的展开图,引导学生分析长方体与展开图各部分对应的关系,促进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与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将两个图形相对应的部分涂上颜色,了解展开图与长方体各个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填写展开图各边的长度,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展开图的各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本单元教材多次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如在“展开与折叠”的学习中,教材设计了两个实践活动,一是把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剪开的活动,认识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二是判断“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长方体”的活动,引导学生操作、思考和想象,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编排体例
本单元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它不仅结合数学自然的特点,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其基本体例是:“问题情境——动手探索——得出结论——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如《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为学生创设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学具,摸一摸、在、说一说、找一找、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得出结论后,经所学应用于生活中。
3.内容结构
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长发体的认识、展开与折叠、长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
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下面我以本单元的知识做详细阐述:
纵向看:第一学学段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本单元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并能对其表面积进行计算。在本册第四单元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体积、容积,会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六年级我们还将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圆锥的体积计算。
横向看:本单元的知识形成了一个小的体系,前后联系,先由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到它的展开图,从展开图到表面积的计算,结合表面积与露在外面的面,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实际计算一些相关问题,达到知识的升华。
三、说建议 在说建议中,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
本单元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离不开学生的动手实践,实践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发现了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深入浅出的掌握了本节的知识点,能更好的理解与应用,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例如《展开与折叠》一课,让学生剪一剪,把长方体、正方体剪成了不同的展开图,在观察剪开前后有什么变化,从它们的顶点、棱到面仔细观察,学生会发现顶点和棱都不见了,只有面没有发生改变,它还具有长方体或正方体原有的面的特点,为后面判断沿虚线是否能围城长方体或正方体打下了基础。通过动手操作还知道了同一个长方体、正方体有不同的展开图。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在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所以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特别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由表面积的意义到表面积公式的推导都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来完成,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从找对应的面,到对应的长宽高,从计算每一个面,到计算三个不同大小的面再乘2,更甚至到特殊的长方体表面积计算,这都需要学生之间完成,并非教师的灌输,这样的学习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他们受益终生。
3.巧引规律
《露在外面的面》一课,对于学生来说很困难,单独数面的多少较容易,如果让学生抽象出规律还是存在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交给学生思考的方式:由图形到算式,由算式到规律,这样难度降低,结合算式让学生想明白多一个正方体就会多几个面?所有的正方体都能看到哪几个面?有几个面是特殊的?只要学生想清楚这几个问题,找到规律就特别简单了。交给了学生思考的方式,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护完成后面的两道探索题,所以抽象的知识我们要巧妙引导。
(二)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凡是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所以在评价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评价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描述。2评价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认识。3.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掌握情况。4.评价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此外评价的形式可以多样:书面评价、口头评价、老师评价、学生评价、眼神评价等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这些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合,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发教材资源。
(1)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
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每课都有来自于生活的情境图,让学生要看懂图意,它含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性,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获取规律,最终利用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开发教材中的习题资源。
数学习题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一道好的习题不仅是检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工具,而且还是多种信息的载体。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我们合理地开发习题资源,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习题的多姿多彩。教师可以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题多解等方法。也可以把习题变式,依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办数学手抄报,写数学小故事,数学日记等。在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并学会了收集整理资料。
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
教师要合理地使用教具和让学生操作自己的学具,这些资源直观形象,降低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自己从网上搜集和整理信息资料,自主设计和解决数学问题,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发利用社会、家庭方面的资源。
如要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可以让学生找我们身边的盒子、魔方等资源,这样亲身经历的才不会忘记。
4.利用学生课堂生成的资源。(1)学习过程中的差异资源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及生活背景等的不同,他们的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去珍惜、去开发,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2)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资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出现认知错误时,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的错误。通过巧妙设计,机智地将错误转化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让学生亲身经历错误的解决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实现错误背后的创新价值。
(3)学习过程中的意外资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对此,教师应及时将一些意外情况巧妙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干好自己的工作是我们的幸福,而我们的幸福就源于对课标的高站位把握、对教材的立体式驾驭,这样才能更好地受学生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