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镇学生接送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一号文库
- --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简报一号文库
- 03届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江苏卷)(附解答)一号文库
- 市委书记在2024年新一届市委一次全会上的讲话(共5则)一号文库
- 公司管理层警示教育会讲话一号文库
- 路面冬季施工方案一号文库
- 儿童心理学读书笔记一号文库
- 2024年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讲话发言一号文库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计算题题库及答案六一号文库
- 技术中心工作职责与流程一号文库
-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6课《最大的麦穗》同步练习D卷一号文库
-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达标作业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一号文库
- 《一百句经典唯美的句子》一号文库
- 仡佬族文学作品《南园纪事》的创作背景及特点一号文库
- 2024年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讲话一号文库
- 高考地理限时训练:地球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一号文库
- 关于“八一”建军节慰问信[样例5]一号文库
- 在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的致1一号文库
- 专家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动员讲话一号文库
- 小学新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心理干预工作实施方案(5篇模版)一号文库
- 基层党员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学习研讨发言材料一号文库
- 车床安全操作规程一号文库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号文库
- XX县开展打击私屠滥宰保证畜禽肉产品质量安全长效实施方案一号文库
- 在省委2024年巡视整改“回头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含五篇)一号文库
- 公司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方案一号文库
- 企业公司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程序一号文库
- 奶牛产业情况考察报告一号文库
- 销售个人季度工作总结一号文库
- 停课不停学一班一案一号文库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
教学时,首先通过几道不同的复习题的比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同时为新授课作充分的铺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地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并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同时,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两次比较中,学生的知识不断得到整理重组,知识网络得以不断地充实与完善。
学习目标
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思想方法,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
2.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计算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准备,促进迁移。(5分钟)
1.口算热热身。
16×5=
32×5=
26×30=
240×3=
2.竖式练练手。
46×22=
57×62=
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些心得?
3.课件出示:120×15
这道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老师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学生快速地说出计算结果。
2.学生动笔独立完成,汇报计算方法。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6个15是多少?
答案:15×6=90
10个33是多少?
答案:33×10=330
你是怎么算的?怎么想的?
二、探索交流,建构新知。
(18分钟)
1.估算。
(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仔细阅读,你能用估算的知识猜一猜这个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吗?说说你的想法。
(2)结合你的估算,求145×12的积大致在什么范围?
2.笔算
(1)引导独立计算。你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吗?
(2)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3)引导讨论:竖式中的“145”的末尾为什么要和十位对齐?
(4)比较异同。
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回忆估算方法。
(1)把145看作150,145×12≈150×12=1800;还可以把12看作10,145×12≈145×10=1450;还可以把145看作150,把12看作10,150×10≈150×10=1500。
(2)根据以上估算,积的大致范围在1450和1800之间。
2.(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用规范的语言汇报交流计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列竖式为:
(3)引导学生理解积的数位对齐问题:这一步算的是145×10,积是1450,代表145个10,所以数字“5”要与十位对齐。
1.口算。
13×20=
24×3=
50×80=
150×4=
18×40=
9×120=
答案:260
4000
600
720
1080
2.笔算。
37×23=
34×25=
60×14=
45×32=
17×22=
84×70=
答案:851
850
840
1440
374
5880
3.估算。
79×202≈
91×102≈
39×99≈
28×59≈
答案:16000
9000
4000
1800
4.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273×25=
67×124=
35×321=
638×12=
答案:(竖式略)6825
8308
11235
7656
5.改正下题中的错误。
改正:
3.验算:对于一些比较大的数的计数,可以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4)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异同,并汇报交流。
相同点:乘的顺序相同,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不同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用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时,多乘了一次百位上的数。
3.用计算器算出145×12
=
1740。
6.学校为同学们定制校服。每套89元,买了514套这样的校服,一共要花多少钱?
89×514=45746(元)
答:一共要花45746元钱。
7.计算。
答案: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49页第1题。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2分钟)。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知识的迁移,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后面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