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公文格式模板及字体及感悟(5篇)行政公文范文
- 有关公文格式模板及字体及感悟(5篇)行政公文范文
- 2024公文中征求意见函表格怎么写(2篇)行政公文范文
- 公文的格式及范文(22篇)行政公文范文
- 社区公文写作格式范文(合集17篇)行政公文范文
- 公文调整薪资通知模板范文(19篇)行政公文范文
- 公文格式工作简报范文(精选7篇)行政公文范文
- 公文写作试题及范文大全(41篇)行政公文范文
- 农村低保公文写作范文模板(精选30篇)行政公文范文
- 会议通知公文范文大全(汇总17篇)行政公文范文
- 组织公文考试的通知范文(共72篇)行政公文范文
- 公文报告格式范文(通用11篇)行政公文范文
- 有关事业单位公文字体报告(9篇)行政公文范文
- 描写公文规范标准报告行政公文范文
- 推荐国家标准公文格式页面设置报告(10篇)行政公文范文
- 主题政府办公室公文格式(九篇)行政公文范文
- 最新公文写作通报范文如何写(3篇)行政公文范文
- 有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模板范本(4篇)行政公文范文
- 描写公文排版格式标准和方法(二篇)行政公文范文
- 公文写作范文加强组织领导通用行政公文范文
- 2024年公文邀请函题目(模板9篇)行政公文范文
- 推荐行政公文固定格式报告(5篇)行政公文范文
- 描写标准格式公文编写和感想(3篇)行政公文范文
- 关于国家公文撰写规范和感想(7篇)行政公文范文
- 对于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如何写(十四篇)行政公文范文
- 关于公文排版格式标准简短行政公文范文
- 公文写作标题(大全15篇)行政公文范文
- 主题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总结行政公文范文
- 有关国家标准公文格式总结(6篇)行政公文范文
主题政府公文格式字体精选一
1.尺寸:采用国际标准a4型,成品尺寸为210mm×297mm,允许误差±2mm。
2.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为75px,左、右为65px;版式中页眉为0、页脚为62.5px;文档网络中网格为无网络。
3.版心: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维文版每页27行)。为方便印制,每页行数可视情增加或减少一至二行,增减行数时适当调整间距,保持版心高度不变。
4.页码:位置为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为外侧,用四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维文版居左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维文版居右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应该连续编排页码。
1.份号:密级文件应标注份号,用6位小3号阿拉伯数字,加粗,顶格排版在版心左上角(维文版为右上角)第一行。
2.密级和保密期限:用小3号黑体字,顶格排版在版心左上角(维文版为右上角)第二行;若只有密级时,两字之间空一字,若需标注保密期限时,密级不空字;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密级与保密期限用实心五角星隔开。
3.紧急程度:可分为平急、加急、特急、特提,用小3号黑体字,顶格排版在版心左上角(维文版为右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若只标注密级时,紧急程度须空一字,若同时标注保密期限时,紧急程度不空字。
4.发文机关标志:发文机关标志使用小标宋字体,颜色为金光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字号不大于上级机关的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根据不同文种也可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5.发文字号:字号为3号仿宋,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加“号”字组成,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半角白正体阿拉伯数字,年份外加中文六角括号“〔〕”;发文顺序号不编虚位(既1不编为01),不加“第”字。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维文版居右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6.签发人:上行文需标注签发人姓名,居右空一字(维文版居左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由“签发人”三个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7.版头中的分割线: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分割线,颜色为金光红色,高度为0.5mm~1mm,党委机关公文中横隔线中央带实心五角星。
1.标题:用方正小标宋20号字体,编排于红色分割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多行标题排列为正宝塔、倒宝塔或菱形,不采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和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每行词意完整,长度适宜,间距恰当;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多个发文机关名称之间用空格分开,不加顿号;副标题用小3号楷体字,副标题中的人名,两个字的中间加开二个字,三个字的中间各加开一个字,三个字以上的中间不加开;日期用小3号楷体字。
2.主送机关:用小3号仿宋字体,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维文版居右)顶格编排,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3.正文:用小3号仿宋字体,字距加宽0.5磅,段落为固定值28磅;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段首左空二字(维文版右空二字),段尾单字不成行,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级标题为黑体,二级标题为楷体加粗,三级和四级标题为仿宋加粗。
4.附件说明:如有附件,用小3号仿宋体字,位于正文和发文机关署名之前,与正文空开一行左空二字(维文版右空二字),后接排附件名称,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如:“附件:1.××××”),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与上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5.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用小3号仿宋体字;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既1不编为01);成文日期以领导最后签批时间为准。加盖公章公文成文日期居右空4个字(维文版左空四字),署名应在成文日期之上居中编排;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成文日期落座最后一个发文机关署名之下。不加盖公章公文成文日期居右空2个字(维文版左空二字),署名应在成文日期之上,首字应在成文日期左移二字(维文版右移二字);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等距撑开,长度相同。
6.印章:单一机关行文时,印章端正、居中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一行之内;联合行文时,印章应与发文机关署名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一行之内。
7.附注:用小3号仿宋体字,上空一行,左空二字(维文版右空二字),用小括号托起。如果表述中重复出现括号时,用中文六角括号套小括号。
8.附件:附件应当另页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小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维文版为右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1.版记中的分割线: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推荐高度为0.35mm),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推荐高度为0.25mm);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2.抄送机关:如有抄送机关,用4号仿宋体字,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维文版右空一字),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维文版左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01),后加“印发”二字。
1.信函格式:发文机关标志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居中排布,上边缘至上页边为30mm,使用金光红色,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联合行文时,可使用主办机关标志。发文机关标志下4mm处印一条红色双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mm处印一条红色双线(上细下粗),线长均为170mm,居中排布。如需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应当顶格居版心左边缘(维文版为顶格居版心右边缘)编排在第一条红色双线下,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第一个要素与该线的距离为5.5mm。首页不显示页码。版记不加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分隔线,位于公文最后一面版心内最下方。
2.纪要格式:纪要标准由“×××××纪要”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使用金光红色,用小标宋体字;标注主持人和参加人员名单,用小3号黑体字,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维文版为右空二字)编排“主持人”三字,另起一行与“主持人”三字对齐,编排“参加人”,后均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小3号仿宋体字标注主持人或参加人姓名,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
1.公文中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无特殊说明的,一般采用黑色小3号仿宋体字。
2.公文版头样式分别参照县委、政府版头样式。
3.本标准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此前与本标准不符的,以本标准为准。